中经联播8月8日齐齐哈尔讯(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陈强 摄影 刘济铭 高雯玉)近日,黑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据了解,此次社会实践主要以深化银校合作为纽带,深入调研产业与数字经济,同学们带着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践团此行首站深入金融机构。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泰来县支行,参观智能业务办理区、传统柜台服务区,直观感受"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了解普惠金融在县域的实践成果,包括面向"三农"与小微企业的特色信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方案等。在中国银行,百年金融机构的历史底蕴与国际视野令人印象深刻,成员们从历史影像与现代业务场景的对比中,探寻其跨境金融服务、产业链金融支持的特色优势;而龙江银行泰来支行则彰显了地方银行“接地气”的务实本色,负责人坦诚剖析中小银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在金融机构参观中,互联网金融专业王瑷琳老师将理论知识与此时实践相融合,结合三家银行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实践团队成员讲了一堂互联网金融专业现场课。通过参观和现场课让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普惠金融的温度、历史传承的厚度,还是地方服务的深度,金融机构的核心价值都在于通过金融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实践团队以党建共建为桥梁,在泰来县乾兴村,在党群服务中心与村书记、党员代表展开座谈交流。村党支部书记刘凤军介绍,乾兴村通过“党员带头+合作社”模式,流转土地发展水稻种植,带动村民年均增收,依托"党员联户"机制解决了众多春耕秋收难题。村里65名党员中,6名大学生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带回技术与新思路,用实干诠释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座谈结束后,团队师生党员与村党员并肩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映照出校村携手谋振兴的共同愿景。团队成员还走访了部分村民家庭,详细记录“农产品销路”“技能培训”等农户需求。刘济铭老师表示,将把乾兴村作为“实践课堂”,让党建共建成果真正落地在助农增收的实效里。
实践团队还聚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路,走进泰来县云产业孵化园,探访阳光保险集团直播基地。专业直播间内,高清设备齐全,主播正生动介绍泰来大米的生长环境与品质特色,通过现场展示、互动答疑,让全国消费者感受黑土物产的独特魅力。据电商办工作人员介绍,"政企联动+云端赋能"模式打造的"泰来好物"直播矩阵成效显著,一场直播中泰来大米销售额可观,白酒、手工编织品等特色产品也广受欢迎。

据悉,在5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还深入泰来县经济开发区、江桥镇柳编车间等地了解当地产业项目发展情况,前往江桥抗战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社会实践结束时,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经历为契机,把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