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8日齐齐哈尔讯(魏伯勤 通讯员 冯睿 崔卓)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努力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一手秉持“做人以仁”,一手坚持“为政以德”,通过打造“暖心服务区”,推行“仁者安人”工作标准,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活力,让群众办事更有温度、更有获得感。

以仁为美,打造“暖心服务”示范窗口
碾子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立足群众需求,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暖心服务专区”,着力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服务场景。设置“适老助残”绿色通道,40余个窗口工作人员按照首问负责原则,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陪同式养老保险待遇认证、残疾证办理等全程代办服务,优先接待、主动搀扶、耐心讲解,用“一句问候、一杯热水、一个微笑”传递尊重与关怀。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直面受理群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难题,践行“己欲立而立人”担当,大厅指派专员倾听倾听群众诉求全流程跟踪事项办理进度,2025年受理群众关于医保慢病购药方面的诉求1件,协调医保、医院等部门给予群众满意答复。设置“便民服务加油站”,在政务大厅等候区、服务窗口等处,为需要关爱人群配备轮椅、药箱、雨伞、老花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助擦鞋器等便民设施设备,夏季提供凉茶冬季提供热水,细节之处彰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精神。
以仁育人,锻造“仁德兼备”服务队伍
区政务服务中心将“仁德”作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重要标准,提出“仁者安人”三项工作机制。一是“换位思考”服务机制。通过每月开展业务实践及服务情景模拟培训演练,强化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假如我是办事人”换位服务意识,视群众为“家人”,主动解决办事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5件,2025年上半年政务服务大厅好评率达到99%。二是“微笑+专业”双达标机制。参照《论语》制定《政务服务行为规范》,将仁德纳入其中,推行“双手递接”礼仪,开展“最美服务微笑”评选,选树3个最佳标准服务典范,用身边榜样激励工作人员积极进取、高效服务。截至目前开展上门服务35次。三是“为民解忧”实践机制。开展“行走的办事大厅”便民服务,组建35人服务队伍,梳理建立15项服务事项清单,开展“政务赶大集”3次,将养老认证、医保缴费等高频业务及就业、纳税等常见政策搬到社区大集上,行管部门通过入企主动服务方式帮助2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焕新生。
以仁创新,赋能“仁政技术”理念落地
将“技术之智”与“人文之仁”相结合,构建三项智慧服务体系。一是智能升级。依托黑龙江省政务服务网、黑龙江省统一政务服务工作台等系统不断提升服务效率,运用数据共享归集电子证照,5项业务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等高频证照“免提交”。25个已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办理“一件事”327件,好评率达100%。二是智能取号。根据业务类型智能分配至对应服务窗口并有手机短信提醒服务避免过号,有效减少排队等待时间。三是智能评价。推行“好差评”可办件即评、扫码即评服务评价系统,每天运用系统平台监控政务大厅各窗口办件量与群众满意度情况,实行“周提醒、月通报”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大厅办件量31651件,好评率99.9%。
碾子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以仁政理念为指引,让“冷冰冰”的流程变为“暖融融”的体验,用传统文化的智慧点亮现代服务的明灯,真正实现“仁者爱人,服务惠民”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