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林桂花 郭子文 通讯员 陈起鸿 张景川)9月29日上午,经过全省9支队伍120多名选手的激烈角逐,福建省第二届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技能竞赛圆满收官。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支队”)摘得多项荣誉,多名参赛队员脱颖而出,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两个单项第一名以及多个单项奖。
今年3月,支队就已经在省级竞赛中摘得多项荣誉。时隔半年,同样在省级竞赛中,支队再获荣誉。这不禁让人好奇,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频频收获优异成绩的背后,必然是“制度开花”的结果,从根源上给予了队员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支队相关负责人透露,“观析议练”备赛法正是背后秘诀。近日,我们通过了解知道了这一秘诀的精髓所在。

李金华:日复一日实战 与队友共进步
在他和队友精湛的操作下,无人机灵巧地规避障碍、拍摄照片,顺利完成飞行任务……作为支队无人机驾驶“尖兵”,综合四大队三级主任科员李金华在本次竞赛中获得了无人机操控项目二等奖的好名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人机早已成为队员日常执法的好帮手,因此这次竞赛考验的不单是“事前突击”,更是对日常执法的检视。
“想要在常规项目中取得好名次,一定要把细节做到极致。”李金华表示,无人机操控项目需要参赛者熟练掌握无人机使用技巧,如定点绕圈、“8”字飞行等,还要让无人机飞得快、准、稳。此外,项目中的无人机拍摄要求同时保障全景与近照,无人机操纵和相机拍摄同时兼顾,这背后更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实战。
在为期一个月的备赛时间里,令李金华印象最深刻的是与队友廖铁峰共同进步的点滴,两人一有闲暇便相互切磋,“挤”出珍贵的每分每秒琢磨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

黄建友:学会“一心二用” 毫厘间追求极致
活塞被誉为发动机的“心脏”,由各种精巧零件构成,驱动着内燃机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船艇在海上顺畅航行。“活塞总成拆装”是本次竞赛新增项目之一,黄建友代表支队参加了该项目的比赛。
“活塞总成拆装”要求参赛队员心灵手巧,眼力、脑力缺一不可,不仅拆解时要求动作一气呵成,还需要计算零件多个截面,并在复原时严丝合缝地再次贴合。在黄建友看来,拆解过程中的讲解最具挑战,要求人“一心二用”,在双手飞速忙碌的同时,条理清楚地复述技术步骤,正好能训练一番他的口才。
“备赛期间整个人一门心思全扑在上面,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黄建友表示,对于新项目大家心里都没底,只能通过不断巩固练习成果来形成“肌肉记忆”。训练期间他成天“泡”在集美大学,凭着一股“牛劲”投入训练,常常从白天练到晚上才肯回家,于毫厘间追求极致。
回忆起备赛期间的点点滴滴,黄建友表示,他的爱人真是一个“贤内助”,不仅做好后勤工作,照顾孩子饮食起居,闲暇时还督促他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投入到练习中,争取拿到漂亮的成绩。

涂坤鹏:倾注汗水与精力 完成“不可能的挑战”
“4分多钟完成,几乎比日常训练快上一半的时间!”在“船舶常用电气箱故障排查”竞赛项目结束后,支队船艇大队三级主任科员涂坤鹏满脸兴奋。该项目也是本次竞赛中的新增项目,涂坤鹏从零学起,倾注了无数汗水与精力,竭力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挑战”。
“我们几乎是被放弃的,大家都没什么信心。”涂坤鹏笑着表示,初上手时,故障完整排查完,时间已经用了10分多钟。令人更为苦恼的是,接下来虽然不断练习,但进步并不明显。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家逐渐失去了信心。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新增项目无处借鉴,涂坤鹏顶着很大的压力。但他不放弃取得好成绩的目标,一方面向集美大学老师们“取经”,耐心倾听构造原理;另一方面,他努力把步骤融入“肌肉记忆”,一天保底练习20余次,甚至为了方便练习,自行组装“电器控制箱”开展日常训练。
尽管经过了海量练习,当天赛场上涂坤鹏依旧紧张到手抖。但当摸到一个个熟悉的零件时,他底气便慢慢足了,愈加冷静地完成了排查,用时4分多钟,从而为支队增添了含金量十足的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