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马海彤)4月23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在海洋治理与服务领域动作频频,上午分别举行欧厝渔港便民服务窗口揭牌仪式和2025年拆解涉渔“三无”船舶暨销毁违规网具现场推进会,为厦门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便民服务窗口揭牌 政务服务再升级
上午9点,厦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欧厝渔港便民服务窗口(试运行)正式揭牌。为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提升渔业企业、渔民群众涉渔政务事项办理的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积极落实省、市有关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的文件精神,结合内部机构改革和政务事项服务特点,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经市数据管理局批准,该局在高崎渔港、欧厝渔港等渔船停泊及生产作业集中区域设置现场服务窗口。目前,高崎渔港便民服务窗口已先行启用且运转正常。此次揭牌的欧厝渔港便民服务窗口,配备了必要的现场服务及办证设施设备,将对渔业捕捞许可、渔业船舶船员证书核发、渔业船舶国籍登记等9个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主要办理同安区、翔安区的渔业行政审批业务。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方便当地渔业企业和渔民,减少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集中拆解“三无”船舶 彰显执法决心
上午10点半,在翔安区聪坤修造船厂,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召开2025年拆解涉渔“三无”船舶暨销毁违规网具现场推进会,对前期依法查获的50艘无主涉渔“三无”船舶和部分违规网具进行集中拆解和销毁。

此次活动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牵头,厦门海事局、厦门海警局、厦门市公安局海防支队、厦门港口局、各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单位和部分渔民代表参加。现场推进会以“响应社会关切、展示执法成效、彰显法律威严、促进群策群力”为目的,通过现场集中拆解和大力宣传,体现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法捕捞行为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涉渔“三无”船舶的“零容忍”态度。

会场内,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挖掘机“挥拳”砸向涉渔“三无”船舶,木质“三无”船舶瞬间被肢解压碎,同时工作人员用氧气焊对铁制船舶进行切割,并将驾驶台、龙骨、发动机等设施设备逐一拆解破坏。为确保“船舶残体”不再流入市场,此次集中拆解销毁工作坚持“全拆解、不可逆、可追溯”的原则,委托第三方监理单位对船舶拆解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据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执法队员介绍,涉渔“三无”船舶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私捕烂捕、顶风违法,侵害合法渔船渔民权益,严重扰乱渔业生产秩序,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通航安全、水域清洁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构成严重危害。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积极协调各区、各有关部门持续深化海上船舶安全专项整治,通过持续的严打严控,基本实现厦门海域涉渔“三无”船舶动态清零的目标。
在整治过程中,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建立健全常态巡查、封港清查、联合执法、市区联动、回潮通报、量化考核等六项常态化监管机制,督促指导局下属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强化海上巡查管控,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大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严厉打击海上涉渔“三无”船舶。2024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222人次,执法船艇1669艘次,执法车辆1596车次,巡查海域32930海里,巡查渔港、码头(港汊)541个次,配合其他涉海单位或属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8次,立案查处涉渔“三无”船舶27艘,向属地政府通报港口(码头)停泊“三无”船舶(筏)127艘。
下一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将按照“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要求,持续强化海上严控态势,保持海陆巡查力度,加强市区两级协同联动和信息互通,优化与海警、海事、港口等我市涉海部门联合机制,加强与漳州、泉州等地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把“三无”船舶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此次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的一系列举措,既体现了在政务服务方面的创新与担当,又展示了在海洋执法领域的坚定决心,为厦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