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7日齐齐哈尔讯(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冯睿 孟鹭)由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碾子山区打非办)精心打造的防非主题短视频《醒梦》,近日在齐齐哈尔市"齐农商行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该作品以创新叙事手法展现金融安全主题,获国家第五届"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大赛推荐资格,成为基层防非宣传的典范案例。

短视频以张山河祖孙三代的日常生活为叙事主线,通过"海参养殖投资骗局""反诈热线紧急劝阻""银发志愿者转型"等情节设计,生动还原了"养老床位返利""虚假养殖项目"等新型诈骗场景。作品创新采用"宣传单发放-社区讲座-媒体传播"多维度叙事,立体呈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金融安全领域的实践路径——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动防非理念浸润人心。
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基层调研,确立"以温情替代说教"的创作基调。拍摄现场,东安街道推荐的广场舞队员石阿姨带领团队反复打磨动作,以"展现银发群体精神风貌"为目标,将反诈宣传融入活力四射的舞蹈表演;繁荣街道七旬老人黄大爷则通过自然细腻的表演,将主角张山河从受骗到觉醒的心路历程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与"骗子"的对手戏中,黄大爷与青年演员即兴碰撞出的生活化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杀青之际,黄大爷感慨道:"银发群体虽年事已高,仍愿以余热照亮反诈之路,为青年宣传工作者提供坚实支撑。"
该作品的成功实践印证了老年群体在金融安全宣传中的独特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部短视频不仅展现了银发族作为家庭情感纽带的重要作用,更挖掘出其在社会治理中的潜在能量。通过"以老带新、老少联动"的创作模式,作品开创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的新范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目前,《醒梦》已作为齐齐哈尔市优秀防非宣传案例上报至国家级评选平台,其创新表达的"群众路线+专业指导"模式,为新时代金融安全宣传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