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东宁讯(通讯员汪宇)被誉为“塞北小江南”的黑龙江省东宁市,在我国传统元宵节刚过,当地农民就打破过去那种“打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习俗,纷纷涌上街头,参加东宁市举办的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科普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的东宁第五届农民科技节,俗称“科技大集”,为今年的春耕生产“淘秘方,找技术”。


在活动现场,“科技大集”现场设置了农资产品展览区、技术服务咨询区等五个功能区,近200 家农业技术科普单位设立各种有关农业科技展台和咨询台。内容从农民简单易懂的从科技知识普及到新产品新技术示范推广,从政策法律咨询到疾病预防保健宣传,知识内容丰富多样化。


在现场一处,农村科技能手和省内其他县市的涉农科技企业也踊跃参展,带来各自的“看家本领”,吸引了近万名农民前来参观打卡。
据主办方称,农民“科技大集”不仅促进了多方沟通互动,实现了科技、文化等信息共享,更成为农民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也为今年的备春耕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全市在完成稳粮扩豆任务,集中连片推广大垄密植、带状复合等高产高效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斤以上,争取产粮大县扶持政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鼓劲加油。


据悉,特色产业发展也是东宁市农业的重点。多年来。东宁市紧紧围绕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强市,持续培育“菌、烟、果、菜”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分类规划基地园区,加快现代农业设施建设,集中打造区域品牌,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把木耳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的重要一环,不断优化升级,助力农民增收。


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东宁市农民人均收入在全省已领跑19年。今年,东宁市农业科技主管部门,通过类似“科技大集”这样的平台,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大动力,让农民发家致富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