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8日昆明讯(申从亮 通讯员 叶晓月)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创新构建"财金联动"协同机制,通过"财政+金融"组合拳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累计撬动超千亿社会资本服务乡村振兴。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全省财政资金通过四大支柱体系精准发力,实现普惠金融提质、融资担保增效、产业基金扩容和农业保险升级的立体化突破。
在"财政+普惠金融"体系支撑下,省级财政统筹65.11亿元中央及地方资金,带动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逾811.63亿元。政策创新将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上限分别提至30万元、400万元,推动全省平均贷款利率降至3.9%以下。依托融信服平台打造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已覆盖返乡创业农民工等10类重点群体,文山、德宏等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德宏州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速达383.84%,助力云南斩获西部普惠金融考核第二名。
通过构建"1+16"三级担保体系,云南建立银担风险共担机制,财政累计投入4.6亿元补贴撬动344.38亿元信贷投放。创新实施的40%:40%:20%风险分担模式,强化了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意愿,切实解决"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瞄准"3815"战略目标,云南设立总规模超5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其中30.01亿元高原特色农业基金已到位7.01亿元,重点投向"1+10+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政策组合拳包含专项管理办法、尽职免责指引等制度创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耐心资本。
全省构建起覆盖18个大宗农产品、20余种特色险种的保障网络。2024年各级财政投入13.45亿元保费补贴,撬动1538.84亿元风险保障,资金放大效应超114倍。动态费率调整机制与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并行,三大主粮作物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天然橡胶收入保险等创新产品持续涌现。
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效应,已形成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财政投入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未来将持续深化财金协同改革,重点强化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云南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