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张玲 张世炎)近日,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机械化插秧正在方正平坦的高标准农田里进行作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这片曾因苗木滞销荒废多年的土地,经过“非粮化”整治后焕发生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田。

2013年,罗坊乡下罗村的400多亩耕地统一流转用于苗木种植,后来因企业经营不善沦为撂荒地。2023年,罗坊乡积极争取县农业部门的支持,将其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清除地表苗木、土地平整、配套灌排设施等工程,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

“感谢政府去年把这片田整回来还给我们,又把欠了几年的田租追了回来,为村民办了件大好事。我家小孩都在外面,田还给我们,家里也没有劳力去种水稻,今年政府了解我们的情况后,和我们商量把田统一流转给第三方,由公司统一种植,现在田里种上了粮食,我们也有了收入,心里真的是非常高兴。”下罗村村民罗梅清看着眼前种下水稻,充满希望的田野,感触很深。

自今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罗坊乡党委、政府活聚资源强根基,筑牢思想“压舱石”,坚持将作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工作,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理念,引入福建省莲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统一流转土地,持续进行地力修复养护,并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耕作效益。

福建省莲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黄菊秀说:“我们对这三百多亩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经营,现在种植水稻都是使用全程机械化,再过一周就可以完成插秧,接下来,我们主要通过水稻和经济作物轮作,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实现种地也能好挣钱。”
同时,罗坊乡将耕地保护与作风建设结合,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召开村民座谈会,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创新水稻+经济作物轮作机制,实现粮经产业互补融合,蹚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稻”路。

罗坊乡党委组织委员罗婷说:“罗坊乡高度重视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政府干部主动担当,以解决群众烦心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推进非粮化整治中引入了第三方进行规模化种植,实现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村财增长的三赢局面。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美丽田园建设,让这片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与云龙桥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坊走古事’等非遗特色相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乡村景观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