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闻

探索水墨画创新之路!“本·色——实验水墨画作品展”在广州举行

“水墨轻盈地跃然纸上,黑白墨彩的张力仿佛揽尽自然万象,很震撼!”12月10日下午,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图书馆内,“本·色——实验水墨画作品展”开幕,36幅由水墨构筑新形态的绘画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作品展持续到12月15日。

这些颠覆传统笔墨画法,通过黑白水墨展现人与自然联系的作品,均由广东美术学院的么冰儒以及蔡同信所创作。继2019年“万象·浑然——么冰儒、蔡同信涂墨作品展”后,么冰儒与蔡同信再度合作策展,力图向观众展现对于水墨创作的新探索、新收获。

2.jpg

作品展部分作品

“相较上次作品展,此次画展侧重揭示创作的本源、追求创作特色,因此我们也将主题定为‘本·色’。”么冰儒表示,此次所展出的作品重在体现人与自然的联系,意在凝练水墨画文化及其精神的时代精华,展现大地情怀、天人互益,天地形内、厚重透明的思想与精神。

3.jpg

作品展部分作品

蔡同信介绍,此次带来的新作品,一方面古人之五墨六彩——浓、淡、干、湿、黑、白的不同层次的色彩释译艺术哲学语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等不同的新技艺手段从意象到抽象,用涂墨方式探究艺术哲学问题。“此次的作品我尝试使用不同的新型材料,希望将作品从平面化转化为空间化,最终跟自己心中的意念相互连接。”

3-3.jpg

作品展一角

在此次作品展开幕后,来自高校、教育协会、学会等各界嘉宾参加了围绕水墨实验作品创作的学术研讨会,大家纷纷表达对么冰儒、蔡同信所创作的水墨实验作品的所见所感。其中,“中国水墨画技法的创新”成为现场的热议话题。

4.jpg

研讨会现场

过去一段,水墨一直被外界认为是极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媒材,鲜少与现代绘画相联系。“中国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单纯、有象征性;基本追求是笔墨、章法、意境,而水墨画的创作基础就是基于这三个特点、三个追求。”么冰儒说,“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我们要力图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走出一条水墨画的创新之路。”

“么冰儒与蔡同信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技法的结合,表达了两位老师对艺术哲学问题的思考,这对学院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院长雷小洲说。

5.jpg

参展嘉宾合影

“以艺术设计为己任的专业教师,在设计中总要寻求艺术设计的学术源泉。”除了对水墨实验作品的探讨,么冰儒也表达了对于教师身份的思考,“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作品创新和学术创新过程中,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滋养,才能哺育创新性人才,这是我们的使命。”

7.jpg

作品展吸引了许多观众

据了解,“本·色——实验水墨画作品展”将会持续到12月15日,对水墨实验作品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到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图书馆观展。

8.jpg

观众在拍摄展出作品

作者简介:

01.jpg

么冰儒

么冰儒,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广美城市学院环艺学部主任、商业与办公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高级设计师、国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室内建筑师协会会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理事。

02.jpg

蔡同信

蔡同信,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整合工作室负责人、国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协会高级设计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高级设计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

【图片】韩安东 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信息来源:南方+

【责任编辑:欧阳雪】

李永才:在诗意的时光里执著与吟唱

李永才(1966.1~),重庆涪陵人,现居成都。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四川诗歌》诗刊社社长、执行主编。

珠海市首个校外培训机构党群服务中心成立

2022年1月5日上午,香洲校外培训机构党群服务中心在珠海市狮山街道丹田教育公园正式揭牌启用,这是全市首个校外培训机构党群服务中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青川,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习恩民,市、区组织教育部门同志,狮山街道、丹田集团同志等参加揭牌仪式。

“2021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榜单即将在沪出炉

由专业品牌价值评价机构Asiabrand发起主办,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和《环球时报》社联合主办,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亚洲品牌网共同执行,亚洲品牌研究院、ABAS专家委员会技术支持的“2021品牌强国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发布会”已正式启动,将于1月26日在上海重磅发布。

突发!贵州毕节在建工地山体滑坡造成5人遇难9人失联

2022年1月3日19时许,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归化街道香田社区一在建工地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施工人员被困。截至1月4日7时许,事故现场已救出8人,其中3人已送往医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5人已无生命体征,初步核实仍有9人失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