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林嘉铃)8月20日,康之味集团携手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漳州食品工业协会,在漳州市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举办“超高压非热加工(HPP)技术”发布会。

发布会由福建省食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理事长曾绍校主持,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怡,漳州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苏斌钢、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军以及厦门航空配餐部、福建省盐业集团、漳州市工信局、诏安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政企学三界力量交融,这不仅是对食品制造升级的助力,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与自然共处”的产业思考。
以创新智造 唤醒饮品鲜活灵魂
“当快节奏生活遇上对‘天然’的执着追求,HPP 果蔬汁正以‘低加工、低添加’的绿色姿态,掀起消费新浪潮。”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怡作为技术合作代表指出,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HPP)作为非热物理灭菌的首选方案,正显著提升食品工业的安全与品质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应用以来,该项已成功应用于咖啡、植物肉、果汁等多类产品,有效解决传统热杀菌导致的品质下降问题。国内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持续突破工艺瓶颈,推动食品加工向低添加、高品质方向升级,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怡介绍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
张怡介绍,康之味投产的600兆帕超高压非热加工设备的最高安全运行压力水平在福建省内乃至全国均属于领先水平。该技术在实现高效灭菌的同时,避免热敏成分如维生素C、多酚等受损,大幅保留食品天然风味与营养。
“技术的突破,要落地于产业。”张怡特别指出,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团队将继续携手康之味集团,以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直面福建特色果蔬加工技术中的物理护色、脱苦、营养风味保持、NFC 果蔬汁开发等挑战,通过技术设备升级和多技术联用,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以匠心滋养 兑现健康的未来承诺
“把世界上最好的给你!”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军说道,这不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是企业对消费者最好的承诺。“以淳朴之心凝聚每一份健康,以赤诚之态雕琢每一款产品。”自1999年起立下的坚定誓言,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从默默耕耘到走向世界,康之味始终把“品质”写进成长的每一步。它曾是NBA华盛顿奇才队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女排、男篮、厦门马拉松信任的运动饮料。

▲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军展示公司产品并介绍超高压非热加工线
郑志军表示,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现传统果汁营养与口感难以兼顾后,便联系研究超高压技术13年的郑宝东教授团队,引入三条全自动超高压非热加工线,每条生产线单次处理量300L/批次,每小时可高效处理5吨原料。用600MPa的强大压力锁住天然风味,康之味用科技赋能,让健康走进每一位消费者的生活。
如今,福建的枇杷、余甘子等福建特色亚热带水果变身鲜活果汁;高花青素、高多酚、NFC等新品也在持续孵化。康之味还计划全面建设HPP技术示范基地,与行业共享成果,推动产业链共同创新。他们期待的,不止是一款饮料,也是一个更安全、更营养、更低碳的未来。
以签约聚力 创共赢格局
这场关于“冷革命”的跨界联合,正在加速技术的市场化落地。发布会现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厦门航空配餐部、福建省盐业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标志着三方深度融合“技术+渠道+资源”全力拓宽特色果蔬汁的消费场景,让创新产品触及更广泛的消费者。

▲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厦门航空配餐部、福建省盐业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现场的媒体访谈,郑宝东从专业视角剖析超高压非热加工技术并进行前景展望,有效强化本次活动的政企学融合氛围与学术价值。
本次发布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多方协作的重要平台。超高压非热加工(HPP)技术创造更鲜活营养、更纯正风味的产品,为健康饮品行业注入新动力。当技术遇见需求,当创新拥抱传统,每一口饱含阳光的果汁,都是未来健康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