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学坤 通讯员徐景财 苏柏)又是一年端午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日来,百年口岸绥芬河各界群众以多种形式迎接端午节日的到来。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山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绥芬河市第三中学开展“我们的端午”之“端午文化进校园●粽叶飘香迎佳节”主题活动,让“端午”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从折粽叶、填糯米、放蜜枣、压角到扎线成型为粽子的制作过程,让同学们一边观望,一边学习模仿,从生疏到熟练,形状各异的粽子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同时,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不断地讨论着端午的由来,包括节日中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详细了解了端午节的
“粽子文化”,用心体验着端午节包粽子的乐趣。

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在实践中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


由绥芬河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文旅局主办,阜宁镇人民政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我们的端午“乡村文明百花放 粽享端午邻里情文化进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在阜宁镇谷盈新邨广场举行。活动旨在深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增加爱国情,凝聚邻里情。整场活动由文艺演出、普法宣传、政策宣讲、为民义诊,以及包粽子、画彩蛋、做香包、做葫芦、投壶游戏等富有端午特色的互动环节组成。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的徐徐画卷。

随后,小志愿者们用清澈又坚定的声音宣读了《共创文明城市 共享文明新风倡议书》,鼓励更多市民加入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歌曲、舞蹈、太极扇、器乐表演等节目如火如荼,展现了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魅力,乡亲们被精彩纷呈的节目深深吸引,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绥芬河市阜宁镇阜华社区组织居民和俄罗斯友人在多妮娅俄餐厅一起写心愿、包粽子、画彩蛋,交流文化,增进友谊。
在社区居民的帮助下,俄罗斯朋友们穿上中华传统民族服饰,写下心愿和祝福。他们和居民们坐在桌前,卷粽叶、填馅料,再用绳一系,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就包好了。大家还发挥想象力,在鸡蛋上涂鸦彩绘,忙得不亦乐乎。

活动现场,社区居民用毛笔写下“端午安康”“友谊长存”,吸引俄罗斯友人驻足观看。同时还为俄罗斯友人系五彩绳、赠送香囊,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一起迎接端午节。
绥芬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阜宁镇朝阳村、南寒村党员干部走访慰问监测户,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衣物、大米粮油等慰问品。

在朝阳村和南寒村的监测户家中,绥芬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帮扶政策落实情况。

他们还通过“常走访”“送温暖”等方式,为监测户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踏踏实实做好帮扶工作。

绥芬河镇在人工湖广场举办“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十五周年庆典暨第十一届“情暖旗镇·爱洒边城”爱心大集活动,绥芬河镇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第一中学及社会各界等近千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向被帮扶居民群众捐送大米、面粉、豆油共213份、鸡蛋650市斤,白糖426袋、衣物500余件,及其它生活用品50余个品种,共计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

绥芬河镇北海社区举办送香囊、五彩绳包粽子比赛,与社区居民一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
社区工作人员的巧手制作,颜色鲜艳、款式精美的香囊、五彩绳、葫芦呈现在居民面前。随着比赛开始的口令发出,参赛的党员们迅速进入状态,卷粽叶、填米馅、压实、捆绑,动作娴熟。选手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包粽子,大家纷纷为他们加油助威,还拿出手机把选手们的表现记录下来,整个活动现场充满浓郁的端午气息,大家各显其能,瞬间变成了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

随后,共建单位党员与北海社区党员干部一起走访了辖区年老体弱与患病的党员,为他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粽子、鸡蛋、亲手制作的香囊和葫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