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陈金新 通讯员 林圣泉 林晓燕)“我作为一名老同志,能为社区做的事很少也很小,但是我不能忘了入党初心,一定要在自己能做的地方多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
走进福建福州永泰县城峰镇马洋社区“仁东党建工作室”,侯仁东正和几位“老伙计”分享他为社区工作的心路历程。作为召集人,2010年退休后在家闲不住的他,便主动到社区“找事干”,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离退休党员党建工作室,并组织一群社区退休老党员组建“银发先锋服务队”,服务队固定成员平均年龄达到76.7岁。他们10多年如一日默默地为社区和居民奉献光和热,是小区居民交口称赞的“老先模”,也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头人”,用无私奉献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先锋和为民初心。

在“家门口”打造“娱乐圈”
“现在我们这儿的门球馆可真不错!”一提到马洋社区的门球馆,70多岁的居民高大爷就高兴得竖起大拇指,“我每天都会来球场溜达溜达,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跟大家聊天,这儿已经成了我们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啦!”
自仁东党建工作室成立以来,侯仁东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观察,他发现社区门球馆虽然设施陈旧、功能不全、几乎废弃,但每天都十分热闹,许多老人都集聚在这里闲聊攀谈。
“这简直就是一块沉睡的宝藏之地!”侯仁东经过走访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建议后,很快就有了思路。他立刻联系了社区书记郑丽芳,二人一拍即合,短时间内社区就将门球场进行了修缮,安装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并积极向上协调场馆改造提升等一揽子事,最终将门球场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无障碍设施的“生活娱乐圈”,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各项贴心、舒心的服务。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的门球爱好者来这里打球,老人们手持门球槌,定点,出槌、收杆,动作张弛有度,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社区一直致力打造一个让居民乐享新生活的宜居宜养社区,多亏了仁东同志的提议,让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有形的服务阵地’得到实现,大大提升了我们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马洋社区书记郑丽芳说道,“我们现在经常会组织共建单位在门球馆举办一些趣味活动,吸引周边老人积极参与,将门球馆作为链接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了解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平台,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建设‘无形的服务阵地’。”
在侯仁东的持续关注下,马洋社区相继建立了社区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社区读书角及邻里互助中心等室内活动阵地,并完善空调、电视、网络、棋牌、书画、健身等生活娱乐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并创新打造“与邻相伴,红领养老”党建服务品牌,将近邻党建与养老服务工作有机结合,塑造“不出家门不离社区,党建与养老深度融合”的“马洋样板”。
用“家常话”传递“好声音”
“仁东同志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一心想着我们腿脚不便的老同志,经常组织开展送学、送关爱上门活动,是我们老党员学习的标杆!”马洋社区的老党员张老先生说道。
为了让老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同时足不出户就能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侯仁东召集了社区党员志愿者和银发志愿服务队,成立“党建送学小分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社区重要活动开展送学服务,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把“文件话”转化成“家常语”,让“冒热气”的理论和政策,以“接地气”的方式“声”入人心。

除了下基层为群众“送学”,侯仁东也一直致力于为基层党组织党员“讲学”。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工作经历,让侯仁东沉淀了丰富的理论素养,退休后成为县老年大学兼任教师、马洋社区党支部党课主讲老师之一。他牵头组建“夕阳红”理论宣讲团,带领老干部党员深入到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得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一致好评。

为了保证宣讲质量,侯仁东会定期召集宣讲团的成员,就宣讲方式、宣讲稿件、宣讲技巧、任务分工等事项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提升。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永泰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巨大变化,到田间地头开展“土味”宣讲,在社区公园开设“板凳讲堂”,在古榕树下开设老党员“直播间”,把党史、党纪、新思想、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广大党员群众心坎上……
灵活的宣讲形式贴合主题又极具特色,多元化的观感体验,互动式、点单式的理论宣讲,增加受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极大地提高了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理论宣讲质量和效果。
“能为农村为社区做点事,我就觉得很满足,觉得自己越活越有价值。”侯仁东说道。截至目前,侯仁东已先后召集了12名“银发讲师”加入“夕阳红”宣讲团,开展各式宣讲活动上百场,受众达8000多人次。
从“心坎上”供给“优服务”
“老李,你家孙子现在放学后都在我们那温习功课,你就放一百个心吧。”“王老师,前阵下雨天你家房屋积水的问题,镇上和社区的干部及时来解决了以后,现在没什么问题了吧?”……“银发先锋服务队”的队员们虽已满头银发,但内心火热,为小区居民解决了不少烦心事。
“别看我一直忙忙碌碌的,其实我心里是很高兴的。仁东同志不仅为解决我的困难忙前忙后,也为我打开了一扇发挥余热的‘窗’。”城南社区67岁的党员志愿者程依姆参加完志愿服务后说道,“虽然退休了,但仁东同志唤醒了我入党时的承诺,我现在也在闲暇之余尽自己所能帮忙身边的困难居民,真的非常有意义。”
侯仁东不仅调动起了老党员的积极性,还充分发挥老党员“群众威望高、邻里关系佳、统筹能力强、空闲时间足”的优势,每月15日在党建工作室召开议事会,以茶为媒,通过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困,为社区居民搭建起自治、协商的服务阵地,2023年以来已为社区解决了20多件民生实事,受益群众上千人。

除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侯仁东一直关心社区老人的生活服务,秉承着“初老服务老老”的理念,志愿服务队凝聚“银发人才”合力,引导具有专业技术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科技普及、法律咨询、关爱帮扶、纠纷调解等工作,积极对接辖区共建单位,通过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等引导社会组织、个人及团体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完善“资源、需求、服务”三项清单,提供免费理发、义诊、家电维修、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多样化、高质量、高效率的养老服务。

“离退休党员干部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经历阅历各不相同,‘仁东党建工作室’努力把银发志愿服务队打造成服务居民的‘工作站’、联系居民的‘交通站’、解决居民诉求的‘终点站’,通过发挥群体优势,助力基层治理,很好地解答了新时代社区养老服务这一‘必答题’。”永泰县老干局负责同志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