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8月10日绍兴讯(李文前 薜主仁 孔小辉)长三角低空经济的版图上,一座千年古城正以惊人的速度抢占高地。
8月初,浙江绍兴越城区纵横股份长三角制造基地内,一架银翼舒展的“云龙3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掌声中揭开红色绸布,正式下线。工程师们围聚在这架工业级无人机旁,目光灼灼——它不仅在国内同级别产品中技术水平领先,更是绍兴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从签约到投产仅用2个月!”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感叹道,高效的办事效率和透明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这里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天时地利:空域禀赋点燃产业引擎

越城区上空,90%的空域适合飞行。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锚定“整机、器件、系统”三大赛道,越城区已累计引育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66亿元。大疆、九洲、中航特飞等一批“链主”企业纷纷落子,形成“龙头引领、链主带动”的产业生态。
大疆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其在长三角的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如同一块磁石,加速上下游企业集聚。该项目将建设链主配套产业园和创新中心,依托大疆全球领先技术与产业链整合优势,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选择绍兴,看中的是这里成体系推进、全环节先行的产业环境。”绍兴零界探索科技公司执行董事黄根杨坦言。这家研发“小鸽飞行”实时云游系统的企业,今年3月刚刚入驻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
应用场景:从低空公交到云端旅游
今年5月,一条航线改写长三角交通格局——长三角首条常态化低空公交航线从绍兴越城区延伸至上海浦东,并升级覆盖五地。从越城区到浦东,飞行时间仅需1小时左右。

航线开通后迅速赢得市民青睐。带孩子体验的王女士感慨:“孩子一直想坐直升机,这次去上海旅行,比开车轻松多了。”更令人期待的是,这条航线还将向江苏苏州、盐城延伸,进一步织密长三角低空交通网。
8月9日,仓桥直街北入口,国内首个“小鸽飞行”实时云游低空文旅项目投入试运营。游客走进智能体验舱,三屏六轴模拟器瞬间将人带入空中视角:
花58元,操控杆轻轻前推,无人机掠过白墙黛瓦的古城街区;转头时画面同步转向云层,千年绍兴尽收眼底。5分钟的“云端看世界”,为古城旅游插上科技翅膀。
技术突围:雷达革命与安全屏障
在浙江华盛雷达的车间里,一场技术革命悄然发生。相控阵天气雷达生产线高速运转,这款雷达将传统扫描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分辨率提升60多倍。
技术人员训练的低空气象大模型,能精准预测气流变化,为无人机规划避险航线。技术创新正从细微处筑牢安全屏障。
在鉴水科技城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气象、航线、起降点等数据实时跳动。“点开任意起降点,现场画面一目了然。”越城区低空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詹际涛介绍。全区布设的3028套感知安防基站,在全国县域率先实现零到万米低空空域监视全覆盖。
基建先行:50亿构筑“天空之城”
低空经济腾飞,离不开地面支撑。今年3月,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一期)开工,总投资20.5亿元。东湖风景区的“越航未来方舟”、鉴水科技城的低空经济综合体、黄酒小镇的文化起降场……7个大中型和50个小微起降场星罗棋布。

更宏大的“512”体系正在推进:未来三年投入50亿元,建设5个大型、10个中型、200个小微起降场。这些设施遵循“VOD”复合开发模式,集交通、文旅、商业功能于一体。
同步落地的还有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低空经济基建试点、浙江省低空公共安全技术研发基地等平台。绍兴市财政局更以“三个一”举措全力助推——18亿元基建资金、700万元专项经费、10亿元产业基金,构筑起政策“金跑道”。
随着低空公交网络向江苏延伸,绍兴的辐射半径持续扩大。而“小鸽飞行”体验舱年底将登陆迪荡湖、柯岩景区,虚拟AI技术的融入将解锁更多“飞行魔法”。
这座城市以体系化推进、全环节先行的实践,入选浙江省首批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低空经济关乎未来发展,”绍兴市委常委、越城区委书记徐军站在综合服务中心大屏前表示,“我们将加大先行先试力度,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绍兴经验。”
此刻的绍兴古城上空,无人机划出银色轨迹,千年文脉与现代科技在此交汇,一幅低空经济的新图景正缓缓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