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6日杭州讯(李文闻 刘莎莎)昨日晚间,杭州钱江世纪公园化身为丰收的海洋。随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与浙江省副省长李岩益共同按下启动柱,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持续至11月底的消费盛宴,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首日即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额2.3亿元,创下历年同期新高。
数字赋能:电商平台狂撒30亿补贴,直播带货成主战场
活动现场,拼多多、淘宝、京东等6大电商平台联合发布助农计划,累计投入超30亿元资源包。其中,拼多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通过“多多丰收馆”专项频道提供10亿元消费补贴及20亿流量支持,重点扶持东北大米、新疆坚果等300个地理标志产品。数据显示,9月5日晚8点“多多丰收馆”上线1小时内,广西百色芒果、山东烟台苹果等单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这个重达150斤的‘老齐de百斤瓜’来自东北黑土地,经过120天自然生长,每颗售价1500元仍被抢购一空。”在“浙里共富”丰收市集,来自沈阳的瓜农齐建国向记者展示手机订单。该市集汇聚全国20省36个县域的1200余种特色农产品,首日吸引市民及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
金融活水:专项贷款+消费满减,助农举措精准滴灌
中国农业银行、太平洋保险等8家金融机构推出34项惠农措施,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支持体系。农业银行现场发放首批“丰收贷”,为杭州临安山核桃种植户提供低息贷款2.3亿元;支付宝推出“丰收卡”,消费者在合作商户消费满200元即可获赠10元无门槛券,首日核销率达85%。
“没想到卖茶叶还能享受‘零费率’收款!”安吉白茶商户陈敏算了一笔账:通过网商银行“助农收款码”,每笔交易节省0.3%手续费,预计整个消费季可增收2万余元。据统计,金融惠农措施首日直接带动农户增收超1200万元。
城乡联动:36个大中城市同步发力,打造“不落幕”的丰收节
天津、武汉、广州等36个城市同步启动“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分会场,“川味农品市集”通过AR技术还原农田场景,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农产品溯源信息;兰州正宁路夜市开设“丰收主题街”,羊肉泡馍、百合酥等地域美食日均销量增长3倍。

“我们组织了200名村播达人深入田间地头,让消费者边看丰收景象边下单。”抖音电商负责人介绍,9月5日当天,#我的丰收故事#话题播放量突破3.2亿次,带动农产品销售8600万元。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自2018年首届丰收节以来,金秋消费季已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300亿元,成为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
科技赋能:从“卖产品”到“卖场景”,消费升级催生新业态
在“未来农场”体验区,大疆农业无人机、极飞智慧灌溉系统等科技产品吸引众多农户咨询。杭州余杭区农户王建军现场签约智慧农业改造项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预计每亩水稻成本降低15%,产量提升10%。”
活动现场还发布《2025中国数字农业发展报告》,指出数字技术已渗透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以拼多多为例,其“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田与全国大市场直连,过去一年助力农户增收超580亿元。
2025年金秋消费季将延续至11月底,期间将举办“抖音美好丰收节”、万名村播成长计划、“寻味山河 溯源中国”直播行动等200余场主题活动。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将重点推动“土特产”品牌化,计划培育100个销售额超亿元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地头延伸至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