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16日天津讯(蒋伟民 刘明瑄)

渤海湾畔,一架架崭新的飞机从天津港保税区腾空而起,在这片热土上,航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翅高飞。
从空客欧洲外首条总装线落地,到50余个重点配套项目串珠成链;从实现航空制造“从0到1”的突破,到依托产业优势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天津港保税区已汇聚超400个航空产业链项目,正蓄力打造成为中国航空产业新高地。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依托海空两港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大项目牵引,走出一条航空产业发展新路。
龙头牵引: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上个月,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迎来重大节点:单体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209总装厂房竣工交付。
这标志着空客二线项目达成重要阶段性目标,为今年整体竣工奠定了基础。

2008年正式投产的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是空客在欧洲以外的首条总装线,当前已同时具备空客单通道、双通道飞机的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空客天津已累计交付超800架飞机,预计今年将交付A320飞机75架。
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航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陈鸣看来,空客总装线项目不仅是天津港保税区乃至天津的产业名片,更推动了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发展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今年7月,空客与中航西飞旗下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启动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
空客全球执行副总裁、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表示,全新启动的A321机身系统装配项目,拓展了双方在空客单通道飞机制造领域的合作范围。
聚链成势:营造“从1到100”的生态

在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不仅有点的突破,更有面的拓展。
走进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一墙之隔的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各色涂装的飞机令人目不暇接。三期机库共9个机位全满,机库门口还有不少飞机正在排队等待入场。
“这是即将交付的一架客改货空客A320。”公司商务部经理亓晓强介绍。天津海特目前手持超10多架次空客A320、A321客改货订单,产线排期已至3年以后。
作为一家已落户天津港保税区10余年的企业,天津海特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民营第三方飞机大修及改装基地。
2019年,凭借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海特完成了全国首单飞机保税维修业务。
“天津港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关便利化措施、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以及国内首创的保税维修政策等举措,显著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亓晓强说。
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飞机维修产业集群。
区内的一批优质企业聚集让产业名片熠熠生辉:庞巴迪公务机维修中心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在国内唯一的直营维修基地,古德里奇航空结构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短舱、反推进器维修企业。
陈鸣介绍,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形成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物流四大产业集群,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
向新求质:打造“从1到N”的产业新高地
在天津港保税区的航空产业版图中,一批坐拥行业第一、全国首个技术的高技术产业正冉冉升起。
走进安胜(天津)飞行模拟系统有限公司模拟机大厅,一架架飞机模拟驾驶舱整齐排列。进入一架1:1复制真实飞机的驾驶舱,随着机器启动,记者犹如置身机场跑道之中,伴随飞机起降、颠簸等过程中的失重感,体验“开飞机”。
安胜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能够同时为波音和空客主流窄体机型设计、认证和交付D级全动飞机模拟机的本土培训设备制造商。
扎根保税区11年来,安胜公司已经累计交付7架模拟机,服务35家航空公司,培训飞行员超过3500名。
“保税区聚集了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我们业务开展很便利,保税的政策优势也帮助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公司副总经理曹栋说。
深厚的产业底蕴和健康的产业生态正助推天津港保税区航空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十四五”期间,天津港保税区共完成航空产业注册项目420余个,其中重点航空项目注册63家。
低空起飞:开拓航空经济新蓝海
去年被业界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各类政策密集出台。拥有完善的航空运输网络和航空产业集群的天津港保税区,具备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基础。
去年8月,《天津港保税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努力将保税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低空产业聚集区和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目标。
不久前,由飞马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V1,成功攀升至海拔6000米的雪域之巅,完成了阶梯式高海拔飞行测试任务。
“未来,无人机有望在高海拔遥感测绘、应急通信中继、高原物资投送等关键领域发挥实战能力。”天津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姚娜说。
扎根天津港保税区10年来,飞马机器人瞄准低空测绘赛道,已形成自主可控的无人机全栈技术优势,生产无人机数量近9000架,服务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飞行里程达510万公里。
同样加码低空经济的还有安胜公司。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各类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犹如雨后春笋,但相关驾驶员紧缺成为eVTOL“飞好”的一道门槛。
凭借在大飞机模拟机领域形成的优势,安胜公司在2021年开始切入低空经济赛道,研制eVTOL仿真相关产品。
“公司目前专注于eVTOL主机厂适航符合性验证和未来培训解决方案,已和多家主机厂达成了合作。”曹栋说。
去年7月,临港控股获批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165.3平方公里低空空域使用权,获批空域包含化工园区巡检、海岸线巡检及救援、环境监测等多种无人机飞行应用场景,低空空域飞行高度已提高至300米。
这标志着临港区域低空产业发展基础实现全新升级,天津港保税区低空产业布局实现新突破。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航空产业集群共交付空客飞机34架,货值21.58亿美元,开展保税维修和“客改货”业务20架,同比增长80%。
今年1月至7月,天津市累计出口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28架,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
从空中客车的总装线,到无人机的测试场,天津港保税区正以海空两港为翼,以产业链为风,在中国航空产业的蓝天中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