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李建秋 通讯员何亦炜)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之际,湖南醴陵市日前召开电瓷电器产业发展推进会,政企学界代表齐聚市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共绘产业升级战略蓝图。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这座"中国电瓷之都"正锚定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借势全球特高压电网建设与新能源革命,开启从传统制造向智造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政策赋能产业升级

醴陵市政府二级巡视员江曙明系统阐释了产业发展战略框架。他指出,在全球特高压电网年均投资增长12%的背景下,醴陵电瓷作为关键绝缘材料供应商,正迎来价值重构窗口期。"我们不仅要巩固国内75%的市场占有率,更要抢滩欧美高端市场。"江曙明透露,市政府将设立专项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企业攻克超高压直流套管等"卡脖子"技术。
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经济开发区二级调研员林志祥披露了"人才强链"计划:年内将建成省级电瓷电器产业研究院,实施"湘赣边人才共享计划",并启动"工匠大师"评选机制。针对行业同质化竞争,他特别强调将建立产品质量分级认证体系,"通过标准倒逼,推动30%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
市场动能持续释放

醴陵市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温水淋用数据勾勒产业景气曲线:全行业连续三年保持20%复合增长率,2023年出口额突破5亿美元,高压线路瓷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攀升至28%。"目前企业订单排期普遍超过6个月,这种供需倒挂现象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他透露,醴陵正在申报国家级电瓷电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企业军团整装出海

醴陵市电瓷电器产业商会执行会长万四海提出的"航母计划"引发热议。该方案拟整合12家骨干企业组建产业集团,计划三年内培育3家上市公司。"我们要让醴陵电瓷从隐形冠军走向品牌巨头。"阳东电瓷董事长李蔚霞现场表态,其支柱绝缘子产品已通过德国TÜV认证,正筹备北美研发中心建设。
会议形成"醴陵共识",明确实施技术攻坚、数字转型、品牌出海三大战役。随着"企业家日"设立和产业扶持政策包即将出台,这个百年电瓷产业集群正以全新姿态,开启从制造基地向创新高地的转型升级。在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中,醴陵电瓷的破局之路,或将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典范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