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正泰安能:逐光前行,中国光伏以韧性穿越周期

风口上的光伏产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结构性重塑。

在央视推出的纪录片《逐光》第三集《绝地反击》中,镜头聚焦中国光伏企业在复杂周期中的坚韧突围,揭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变局中重塑自身。在国际局势紧张、行业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光伏人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以更坚定的节奏迈入新阶段。

纪录片之外,更广阔的现实图景也正在铺陈,一场从“受制于人”到“自立自强”的绝地反击拉开帷幕。中国光伏产业正从过去以产能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走向以系统效率、生态协同为核心的全链条重构阶段。国际贸易壁垒、资源端博弈、产能结构调整,多重变量交织下,行业不再单靠规模博弈,而是比拼从“制造”到“运营”再到“平台”的综合能力。

这一轮周期调整,不是简单的行业波动,而是一次深层次的组织重构和能力重塑。在这一过程中,像正泰这样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凭借数字化平台、分布式解决方案与全球布局能力,成为“危中寻机”的典型缩影。

危中有机,是对这场结构调整最真实的注脚。从早期的无锡尚德、汉能,到如今的隆基、正泰、晶科等企业,中国光伏正以一次次穿越周期的实践,走出一条自主、稳健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发展路径。

如何穿越行业周期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光伏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历经2008年金融风暴、2012年“光伏双反”、2018年“5·31”政策调整等多轮外部与政策的周期波动后,光伏产业并没有陷入低谷,反而在多轮洗牌中完成了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以极强的产业韧性对抗周期波动的不确定性。

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韧性成长。一方面,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加速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型。国际能源署(IEA)的《可再生能源 2024》报告显示,2024年至2030 年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能力将超过 5500 吉瓦 (GW),预测到本世纪末,以太阳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有望满足全球近一半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欧美地区近年来贸易政策收紧、产业本地化倾向强化,也促使中国企业更加注重内生竞争力的建设来抵御国际政策风险。

诚然,这些外部风险为行业带来了多轮洗牌,但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向体系化、标准化、全球化发展的紧迫动力,加速产业链从制造向体系的转变。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认为,有贸易的地方,就一定有贸易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企业能做的唯有保持定力、苦练内功,通过模式创新与技术迭代,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在严峻形势下,尽管中国光伏行业经历下行阶段,历经产品价格波动、出口贸易壁垒等困难,但也体现惊人的“韧性”。陆川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在效率、成本、质量、可靠性,包括所有的原材料的本土化,技术工艺路线的本土化上面,没有一刻是停下脚步的,始终都在只争朝夕往前冲。

其实纵观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国光伏企业的确具备这种典型的“韧性”。早期代表如无锡尚德、赛维LDK曾一度跻身全球前列,但因战略与资金失衡先后退出历史舞台。随后崛起的正泰、隆基、晶澳等企业,则更加注重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核心工艺,在“量”和“质”两层面双双突破。

发展至今,中国光伏已经从材料、装备、市场三头在外的困境中逆势崛起,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18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3%,硅片753吉瓦,占全球总产量的96%,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占全球94%和84%。诚如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所言:“我们(光伏产业)基本实现了产业链的完全的国产自主,从成本、规模、竞争力上,我们实现全球的领先。在研发领域,我们也已经走到了全球的最前面。”

当前,光伏产业不再简单地聚焦装机规模,而是如何在不确定中稳住基本盘,探寻新动能。无论是面向西部沙戈荒的大型集中式电站,还是城市分布式、园区型、户用级别的多样化场景,光伏已不仅是一项能源技术,更逐步演变为一个融合制造、运维、服务与金融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户用光伏打开能源新路径

光伏走进千家万户,是能源革命的一个显性信号。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分布式光伏企业加速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户用光伏装机量快速提升,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让“从消费电力到生产电力”转变成为现实。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户用光伏对电力系统意义深远。一方面,它缓解了农村地区高峰时段用电紧张问题;另一方面,依托储能系统等设备,户用光伏具备了“可调节、可调度”的属性,正在从随机性电源向系统友好型新能源转变。

根据国家能源局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截止2024年上半年,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超过500万,带动有效投资超过5000亿元,已成为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如在山东潍坊诸城皇华镇下康岭村和白粉子沟村里,一种新型的户用光伏开发模式“整村开发”首次落地。该项目采用正泰安能行业首推的户用光伏“整村开发”解决方案,一站式构建村级智能微电网,于2024年6月顺利并网,共包含44户居民屋顶,5760块光伏板,采用1台2000KVA和1台1000KVA箱变升压至10KV开关站,装机容量3.5MW。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绿电超450万千瓦时,25年内可节约标准煤4.0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27万吨。而在“整村开发”模式下,农民只需提供屋顶,无需任何初始资金、贷款,每年还能稳定的“阳光收益”——根据安装光伏板数量的不同,每户村民每年可获得3000-5000元的收入,该收入可稳定持续20年以上。

再如,可移动的光伏抵消了游牧民族长距离流动的不便,让原本游离在电网外的人,重新获得电力的便捷——冰箱、电动鼓风机、电风扇,电烤炉……离网光伏为牧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伴随政策机制的日趋完善,如居民侧绿电交易试点、电网接入机制简化、上网电价机制稳定,户用光伏正从“补贴驱动”走向“市场驱动”。企业也从最初的“安装商”角色转型为“能源运营服务商”,提供包括融资、设计、施工、运维、收益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用户侧需求也在日益多元,户用光伏正与储能、充电桩、热泵等新型终端协同发展,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家庭能源互联网”雏形。

在系统能力中锻造竞争优势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正成为光伏行业穿越周期、化危为机的重要依托。

在经历过价格剧烈波动与产能重构之后,中国光伏产业正从“拼制造”阶段转向“拼体系”阶段。从多晶硅到组件交付,从电站开发到智能运维,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开始从“单点能力”向“全链条协同”转型,集成了研发、制造、融资、运维、数据管理等多重能力,打造“端到端”的价值交付闭环。

更进一步,全链条能力不仅是交付能力的延伸,更是创新能力的体现。过去,产业创新往往集中于某一环节,例如电池效率提升、硅片厚度优化等。但随着行业成熟度提升,技术壁垒不断抬高,真正的创新越来越需要“协同式进化”,即通过材料、设备、系统、数据等多个维度的同步升级,形成综合领先。

以正泰为例,目前企业已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三大板块和“正泰国际、科创孵化”两大平台,形成了“发、输、储、变、配、售、用”电全产业链生态,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力量研究核心技术,发挥产业协同、应用融合、系统集成等优势,打造了全价值链绿色低碳端对端解决方案。

从全球视角看,全产业链能力也成为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底气。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和本地化要求,那些能在当地快速构建从制造到开发、从服务到标准的系统能力者,才有可能真正扎根国际市场。当前中国已有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如隆基绿能、TCL中环、晶科能源等瞄准海外市场,在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区出海合作,分散建厂。

未来光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或产能比拼,而是转向全链条能力的竞争,产业链的完整性无疑是最大的竞争优势。而在新的阶段,这种完整性正被注入新的内涵——不再是纵向延伸,而是横向协同;不再是拼价格拼产量,而是比系统效率和组织能力。唯有如此,光伏产业才能在周期的波峰波谷中稳步前行。

来源:信阳日报


【责任编辑:崔岳莺】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本届赛事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高达49.36%,充分体现了“合马”作为国内重要马拉松赛事的辐射力和号召力。在庐州大道终点区域,一座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赛事焦点。

醴陵龙塘花炮厂:多元优势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湖南醴陵这片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醴陵市白兔潭镇龙塘花炮厂如一颗耀眼明珠,闪耀在花炮行业。近日,记者在公司董事长吴铭战陪同下,走进这座别具魅力的厂区,探寻其成功密码。园林厂区:自然与工业的和谐交响踏入龙塘花炮厂,一幅如诗画卷在眼前铺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厂区的单调,这里是风景优美的绿化园林式厂区。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似灵动丝带贯穿其中;郁郁葱葱的山峦四季常青,为厂区添上清新绿

洲际酒店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八载如约筑梦行,五十同心绘长程2025年11月6日 – 11月5日至10日期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洲际酒店集团自进博会首届举办以来全程参与,今年再度如约亮相,以“全勤”之姿彰显其对大中华区市场的长期承诺。

福建高速路桥公司多点发力 推进三明区域协同发展

近日,福建高速路桥公司总经理缪荣辉一行赴三明市开展政企对接与创新签约,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速建设提速、项目攻坚突破、产业创新融合,彰显企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深化协同 共绘交通发展蓝图10月20日,缪荣辉一行与三明市交发集团举行座谈,围绕三明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在建项目推进及运营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

多场赛演官宣,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助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10月21日,国际足球热火再次在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点燃。在当天18点开赛的2025/2026亚冠精英联赛第三轮中,成都蓉城队主场对阵马来西亚劲旅柔佛DT。尽管赛事当天为工作日,仍有39063名球迷奔赴现场为主队呐喊助威,掀起红色热浪。气候虽已逐渐转凉,成都赛演市场依然持续火热。据目前已公布的赛事日程,近期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的足球盛宴将持续至2026年2月。

创新引领!蒙牛将出席2025世界乳业峰会 携多项前沿成果闪耀国际舞台

当地时间10月20日至23日,由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主办的2025世界乳业峰会将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举办。蒙牛集团受邀出席会议,与全球乳业代表共话行业未来。此外,蒙牛专护儿童配方奶和“PHA海洋降解吸管”两个项目均入围大会“IDF乳品创新奖”,全面彰显其在前沿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全球引领地位。

微能科技机器人化身 “智能主持搭档” ,燃爆杭州科创嘉年华!

微能科技作为本次嘉年华的“科创亮点”,携品牌商讲解机器人惊艳亮相,凭借卓越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成为全场焦点,为大会注入强劲的科技活力。化身“智能主持搭档” 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次活动中,品牌商讲解机器人不仅生动诠释了“用科技的力量点亮城市创新未来”的

喜迎丰收节,六个核桃一亿公斤采购量撬动核桃产业富农新图景

金秋时节,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核桃产区迎来丰收旺季,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收的身影里,藏着一年中最踏实的喜悦。这份丰收图景的背后,国内核桃乳领军企业六个核桃正以年采购超一亿公斤核桃的规模,斩获 “全国第一” 认证,用一颗小核桃撬动大民生,在丰收季里铺展开联结产业与乡村的富民画卷。

鞍钢工程重机公司投产国内首套反向浸水有压热闷系统

由鞍钢工程发展重机公司以BOT模式总承包的“朝阳钢铁炼钢厂闷渣区域增设有压热闷处理系统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设备是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反向浸水有压设备,标志着重机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反向浸水有压热闷”和“底水闷渣”两项核心技术的企业。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商标合规问题浮出水面

权力交接14个月后,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悄然卸下娃哈哈董事长职务,娃哈哈集团与“宏胜系”的资源纠葛与商标合规问题成为焦点。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及董事等相关职务。这一消息于10月10日得到娃哈哈公关部确认,指出宗馥莉的辞职已于9月12日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伴随着她的离职,一场关于“娃哈哈”商标使用合规性的讨论悄然兴起,而内部文件显示,从2026

8000万罚单震慑 证监会严查*ST元成财务造假

一场连续三年的财务造假案终被监管层彻底揭开,*ST元成及其责任人员将面临近8000万元的高额罚款,实际控制人更被处以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严厉处罚。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

高通再涉垄断违规,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再次面临中国反垄断监管风暴,因收购案未依法申报被立案调查。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这已是高通公司近年来在中国面临的第二次反垄断调查。2015年,中国监管部门曾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出了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单。未依法申报:收购案涉

中广核扎根新疆十六载,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

九月的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绿意正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片热土从边陲走向枢纽,“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纵横贯通。自2009年入疆以来,中广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携多项成果亮相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秉持“搭平台、聚产业、构生态、拓场景”的发展思路,深化与业内领先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推广及产业协同联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峰会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拓展提升。

科技赋能乳业,蒙牛携手顶尖专家助力全民健康升级

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杨月欣,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李增宁,秘书长韩军花,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所,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中山大学朱慧莲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逄晓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强强联合!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战略合作 以长期主义引领乳业营养健康新未来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京开幕,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会上,蒙牛集团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会议期间,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旨在以长期主义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全面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云霄供电:技术改造输电线路 增强供电保障能力

9月1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院前村附近,国网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施工人员顶着烈日,加紧对110千伏红列线30号铁塔进行吊装、组立、架线等作业。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电力施工人员分别在110千伏红列线26号铁塔和33号铁塔,忙而有序地进行铁塔组立、旧水泥杆拆除等作业。

东风柳汽71年匠心之路:从广西制造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从首辆“广西制造”卡车下线到即将上市的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亮相,作为东风集团商用车板块核心力量,东风柳汽以国家队使命为锚,将工匠精神注入研发、生产、制造全链条,凭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诠释中国智造实力,为民族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