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18日绍兴讯(李文前 薜主仁 孔小辉 肖刚 李凯旋 )
一份基于大模型的能效诊断报告,让绍兴中漂印染公司找到了年省百万元电费的绿色路径。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能效团队的技术人员俯身在一台定型机旁,手中的检测设备发出轻微的嗡鸣声。2025年8月中旬,在绍兴中漂印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这支团队正在为设备进行“体检”,而他们的诊断工具是一款名为“碳索CarbonSeek”的AI大模型平台。
“平台显示贵公司定型机电机型号老旧,升级为三相永磁变频电机后,能效可提升15%以上。”团队负责人向企业负责人展示着平台生成的能效诊断报告,报告精确指出了设备改造路径和预期收益。
智慧诊断,AI大模型精准捕捉能耗漏洞
在柯桥马鞍街道的印染车间内,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能效团队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之间。他们携带的不仅是检测设备,更有一套基于大模型技术研发的碳业务智能化平台——“碳索CarbonSeek”。
这个智慧平台聚合了能源双碳数据、行业碳排放标准等多源信息,通过人工智能解析企业能效数据,精准识别设备能耗漏洞。
在绍兴中漂印染公司的案例中,平台仅用数小时就完成了传统人工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能效评估,精准锁定定型机电机老化问题。
“以前我们自己找问题如同大海捞针,现在AI直接给出诊断结果和技术路线。”中漂印染负责人指着正在运行的定型机说,他们已着手制定电机升级计划。
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不仅提供诊断报告,还配套提供能源合同管理等多样化改造模式,解决企业资金周转的后顾之忧。
服务进阶,“供电+能效”双轨体系成型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的能效革命始于2022年。当时公司以传统供电服务为基础,创新打造前端 “供电+能效服务”多元服务体系。
三年来,这一体系已在柯桥区结出硕果:21家印染企业完成节能电机改造,综合能效提升15%以上。
在滨海工业区的绍兴塞特印染公司,供电公司能效团队现场勘查后开出的“电力药方”显示:仅电机改造一项,全区推广后每年可节电0.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7万吨,同时减少用电高峰负荷1.3万千瓦。
这一服务模式正从纺织印染行业向多领域拓展。在绍兴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浙江新龙实业,供电公司根据其新增的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特性,量身定制了错峰生产方案,并协助安装厂区屋顶光伏,实现高效生产和节能降耗的双赢。
廿载深耕,从电费单到碳足迹的服务进化

这份能效服务的厚度,源自二十年的持续深耕。早在2005年,国网绍兴滨海供电分公司就创新推出《优化用电建议书》,开启能效服务先河。
这份被企业称为“电力药方”的方案,已累计为用户定制了1670余万份优化用电方案,为325万用户节省电费23.3亿元。
“仅调整基本电费计费方式一项,每月就为我们公司节约了3万元。”绍兴宝马印染公司总经理颜智勇回忆,创业初期公司因选择大容量变压器导致电费居高不下,正是这份建议书解了燃眉之急。
在生物医药领域,雅泰药业通过中央空调节能改造,每年节省电费约88万元。
2008年,供电公司将企业用电优化经验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居民家庭科学用电建议书》进入超320万户家庭。在越城区孙端街道三条溇村,村干部严建丽欣喜地发现,村史馆屋顶光伏板不仅能满足场馆全年用电,“屋顶出租还有一笔额外收益”。
多维突破,绿色动能激活产业生态
绍兴的能效革命已形成“成本减法、绿能加法、服务乘法”的三维突破体系。在黄酒产业重镇,古越龙山酿酒总厂正上演一场“老酒新酿”的绿色变革。
“园区内5.2万平方米厂房屋顶若全部铺设光伏板,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供电公司能效经理王昊送上优化方案时,还建议企业利用酿酒废水中的甲烷进行沼气发电。
厂长万龙算了一笔账:光伏加沼气发电可满足企业80%的用电需求,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在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一种“永临融合”的创新模式正在改变企业用电体验。浙江展彤生物科技公司成为首批受益者,通过临时基建用电与永久生产用电同步规划、一次建设,每年节省成本20万元。
迎峰度夏期间,供电公司还引导多家企业错峰检修,将变压器及外线检修计划调整至7-8月用电高峰时段,既保障电网稳定,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
从2005年第一张《优化用电建议书》到如今AI驱动的“碳索CarbonSeek”平台,绍兴电力服务完成了从“省电费”到“造绿能”的跨越。
柯桥区40%纺织印染企业已被识别出电机改造潜力,等待接入这场绿色变革。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已将目光投向更远方——推动全国最大纺织印染集群实现“高产值、低能耗、零碳化”转型。
在三条溇村村史馆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反射出蓝色光芒,如同镶嵌在江南水乡的一块块蓝宝石。村民们不再为电费发愁,反而开始计算“阳光收益”。这份从车间延伸到村庄的绿色效益,正成为绍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