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在“环保风暴”后,平陆县金鑫冶金有限公司为安置下岗职工而筹建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为了有效发挥党员在企业中的先进模范作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2012年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
公司党支部成立之后,积极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想社会所想,急社会所急,为群众办事,使党徽在企业中熠熠生辉、支部在职工中扬扬树威。
办企业 八十多名失业职工再上岗
在曹川镇曹河村,一场“环保风暴”把一个如火如茶、蒸蒸日上的国有改制企业——平陆县金鑫冶金有限公司一夜之间夷为平地。400 多名职工一瞬间面临下岗失业的危机,他们的生活难以保障,他们的出路何去何从?
这时,原来的法人代表,现在的天威党支部书记谢振宗站了出来,“环境保护是国策,大家跟我干了多年,但是我不能看着大家失去职业、丢掉饭碗。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大家也不会俄着”。于是,在铁厂原址建了四座环保铝矾土锻烧炉安置部分下岗职工的基础上,再重建一个企业,把大家安置起来的想法在谢振宗的脑海中产生了。
他走亲访友,找有钱的企业老板求助,上金融部门借贷,筹措了1000 多万元,在平陆县开发区建起了该县第一家从事农作物秸秆及油渣饼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天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如今,铁厂关停后失业的职工,被安置在天威肥业上班的有80 余人。为政府分担了压力,给职工解决了忧愁。他说:“即使企业没有利润,只要国家能减轻负担,这些失业的工人能生活下去,也算企业为社会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搞研发 三项专利蓄积潜能谋长远
天威生物肥经过企业聘请的山西农大、山西省农科院专家教授的推广和多年来的施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已经远销到河南、陕西及我省多数地市。
但是,企业要有生命力,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群众的需要,不断研究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
当前,人们普遍看到了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天威党支部借助生物肥生产的专业优势,专门成立了党员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小组,积极地开展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公司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一种新型复合型生物肥料、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一种半厌氧性生物有机肥发酵方法三个专利的研究开发。2015年9月2日,一种新型复合型生物肥料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另外两项研究开发专利申请已于2015年8月20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党员在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挥,企业的潜能也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广泛蓄积,企业的生命力和希望又大大进了一步。
2015年12月,天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被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授予“2015年中国生物肥企业竞争力50强”、“2015年中国化肥知名畅销品牌企业”。2015年,在上海股权交易所企业Q板也正式挂牌。
天威党支部党员在企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住房 二十多户企业职工有住所
天威肥业的职工多是由平陆铁厂失业职工整体转移而来,来自全县11个乡镇区,更多的是来自东部山区的曹川、
坡底、三门三个乡镇。
失业职工有饭吃了,而由于居家远、回家难,给家庭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有许多职工不能安心工作,多数业余时间都浪费在企业与家庭之间的路途上。不回家吧,家里不行;回了家吧,在岗位上昏昏沉沉,给企业生产带来了直接影响,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全隐患。
稳定职工人心成了摆在天威党支部面前最大的难题,怎样使每个职工扎下根、安下心,投身企业生产,住房问题必须解决。于此,企业依法通过审批,决定在厂区大门口建一座楼房,一楼门面房用做安置部分职工家属经商,二楼用做企业办公,三楼以上安排职工居家。
如今,企业建的楼房已全部分配到职工手中,20 多户企业职工有了居所。而卖给职工的住房每平方米只收建筑成本价1100元,比社会价便宜一半还多。
企业职工王基荣说:“从国营到私营,企业经历了重大变故。但是,企业对职工却依然如故,甚至比国营企业还好。我们的生身父母也未必如此啊!我们有多少理由而不为企业出力卖命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设基地 一千多处遍布周边惠万民
企业光为职工谋利,没有效益的支撑不行。而企业要有效益,一个被广大用户认可的产品还不够,必须要使产品有销路、有利润。
天威党支部积极帮助企业,采取“公司+集团+农户”的方式,促进产品销售。同时,在销售中积极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刚开始下乡走近农民朋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乡亲们的理解和认可。但是,以支委黄力为首的党员销售人员一趟又一趟接近群众,以心换心,真心为民。雨天,踏着泥泞的乡间小道在果园田间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暑天,他们挥汗如雨抢救病树病苗。百姓心中的那些疑虑渐渐消失,很快把企业的销售员当成亲人。现在每次下乡,乡亲们都主动邀请销售员回家吃饭,并拿出自家的土特产予以招待。
张店镇陈张村刘家滑自然庄刘金屯同志2.8亩露地西红柿,由于用药不当,导致出现西红柿苗黄枯萎、濒临绝收。当他绝望之时,找到了公司。公司和专家沟通之后,送上了企业的原菌种,经过两次喷打补救,扭转了他家西红柿苗的长势,彻底消除了药害对他家西红柿的影响,当年还收益了38000多元。
盐湖区龙居镇小张坞村王永红承包的8 亩桃园,由于多年管理不当,导致桃树黄叶枯萎、濒临死亡。他几经辗转,找到企业。企业党支部及时派人和专家亲临他的桃园,具体指导,通过使用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帮他摆脱了面临的困境,病树当年不但挂了果,而且果实作为全园样品,还申报了有机产品认证。
就是这样,公司党支部帮助企业,先后在运城周边建立推广实验基地1000 多处,总扶持面积15 万余亩,发放科技宣传册20 万余份,举办农作物管理科学技术讲座2000 余次,聘请专家,登门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提供服务5000 余次。在防御自然灾害、作物冻害、药害、土质载体病等方面,为农民朋友直接挽回经济损失60 万元。免费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生物有机肥1600多吨,冲施肥6200桶,价值近300万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重担当 三十多万捐助社会献爱心
企业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更需要企业去担当一些责任。
运城市天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威望普遍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普遍增强。一个80多人的企业,正式党员达到18人,预备党员达到4人,还有12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仅仅是在墙内开花,而且是在墙外飘香。
几年来,在支部和党员的领导和带动下,企业和员工热心公益,勇献爱心,为社会做了许多的好事。
企业所在平陆县的部官乡西祁村、皂坡村,常乐镇西侯村、北张村,群众热衷于民间文化活动,企业已连续数年为这些村解决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资金和物品。
运城市盐湖区上郭乡邵村的马国英,身患白血病,企业得知后,主动与运城绿丝带公益志愿者协会联系,为其捐款2000元。平陆有个知音爱心志愿者协会,企业党支部得知这个协会无经费、无办公场所时,在企业中腾出了三间房间,用于协会办公,得到了志愿者和协会的一致好评。同时,从去年开始,企业为两名贫困中学生每年提供1000元补助,直到大学毕业。
山西省妇联捐助儿童基金会,他们也是捐助者之一,但他们不声张,不报道,默默做一个奉献者。
芮城县的王园、本县开发区西韩窑村的付增贤、张村镇、坡底乡和部官乡的三个不知名的白血病患者,他们都积极捐款,踊跃奉献。
三年来,尽管企业自己也有困难,职工的收入也不高。但是,支部号召、党员带头、职工响应,为社会捐款捐物30多万元,被誉为“爱心使者”。
他们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企业的名声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同时,形成了一个企业良性发展的循环圈,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自己树立了社会威信和威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