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当月,第一批可口可乐乘火车从香港运抵北京和广州。可口可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到达中国内地的外国消费品。从最初只有单一的产品,到目前为中国消费者带来近20个品牌50多种口味的饮料。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建弢透露,从2015年起,可口可乐已启动了在中国增资40亿美元的三年计划。目前在华已建工厂达43家,年内还将有新厂陆续开业。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还带动了一批本土企业的成长。伴随着可口可乐价值链的延伸,一大批本土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在可口可乐的“生态体系”中成长起来。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成立于1982年的珠海中富。
珠海中富目前是可口可乐最大的饮料瓶供应商。在早年,可口可乐在生产和技术标准、员工培训方面给予珠海中富很多帮助。当时,珠海中富的生产流程细到对于员工应该用手抓瓶子的哪个部位才能防止污染都有详细规定。随着可口可乐遍布全中国,中富也跟着扩张到了全国。目前它已是国内最大的饮料瓶制造商。
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缩减并下放等。对于这些举措,可口可乐怎样认为呢?“这些措施是为了实现制度松绑,营造了更加平等、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使执法行为与被监管方的行为更加规范、透明;相关部门所进行的反腐和对市场经营环境中不法行为的查处有力维护了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张建弢说。
【责任编辑:张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