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社会化是乐视汽车在公开场合津津乐道的汽车生态。如今,“社会化”作为其中一环又有了新的进展。
乐视汽车所谓的“社会化”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易到的专车模式;一种零派乐享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在专车领域收购易到之后,零派乐享作为乐视打造的社会化应用之一,想打通电动汽车上下游供应链,通过分时租赁的模式面向用户终端。
分时租赁实际上是一个汽车共享的概念:具体是指以小时或天计算、随取即用的汽车租赁服务,用户可以按个人用车需求和用车时间预订租车的小时数,其收费按小时来计算。
零派乐享于 2015 年 5 月成立,目前这家公司拥有 70 名员工。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零派乐享产品负责人崔睿哲表示,现阶段他们在北京主城区接入了 300 车辆、60 个停车网点。他还分享了一组数据,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试运营中,零派乐享平台的车辆出租率为 39%、车辆出租频次为 3.1 次,单车平均日收入为 150 元。
从日均收入看,它还不能覆盖每辆车平均每天所需的综合运营成本。在会后的媒体群访中,零派乐享董事长何毅表示,目前并不把盈利作为第一考虑因素,零派乐享更大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生态系统,让“车、桩、位”更高效运转起来。
四年内投资 20 亿建分时租赁平台
零派乐享想做的事情是开放平台,打通全产业链条,整合电动汽车厂商、能源企业、车位资源企业三大领域,建立“车、桩、位”一体化运营。昨天,何毅宣布同电动汽车行业内 11 家企业合作,成立新能源电动汽车绿色出行联盟,补足乐视汽车生态“社会化”一环。
根据何的描述,零派乐享将在接下来几年内的规划如下:
2016 年完成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三亚、烟台 7 个城市,3000 台车的布局,其中北京会在年内投入 500 辆车,网点大约为 200 个;
2018 年完成国内 100 座重点城市 20 万辆车规模;
2020 年则实现全球化,平台接入车辆超过 100 万辆。
上述的车辆,何毅表示都将由零派乐享先期投入来打造重资产的租车公司。零派乐享未来在车源的供给上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零派乐享平台本身购买的车辆;第二是用户个人车辆在平台上的分享;第三是乐视汽车量产后加入到分时租赁的平台。
为了实现“车、桩、位”一体化运营目标,乐视宣布将在 2019 年前累计投入 20 亿元人民币建设“零派乐享”平台。
相比于其它分时租赁玩家在市场策略、营销方式上的争夺,擅长于做大“声势”的乐视拉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并且将落脚点又一次放在了“生态”的构建上。
分时租赁是不是划算的生意?
戴姆勒在 2008 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car2go,迄今在欧洲和北美 31 个城市运行了 1.3 万辆电动以及燃油 Smart 车型,获得 110 万用户;宝马和租车公司 Sixt 在 2011 年成立合资公司 DriveNow,提供与 car2go 类似的分时租赁服务,迄今共投入 3970 辆汽车,获得 58 万用户。
这是两家汽车厂商成功的案例,他们通过汽车分时租赁形式实现新的资产变现。
对于零派乐享这一后来者而言,他们目前的困难在于如何有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