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九寨沟景区关闭两年的修复之路

1 - 副本 - 副本 - 副本.jpg

地震前的诺日朗瀑布

9月27日,九寨沟重新恢复了游人如织的景象。在经历了2017年8月8日那场7.0级地震之后,这一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上的景区,关闭了整整2年零49天。

地震给景区留下了大大小小27处伤痕。“景区的修复工作,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参照,每一步都要靠我们自己摸索。”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杜杰如是说。

2019年雨季,修复后的九寨沟景区再次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也终于重新回到了游人的取景框中。

1 - 副本 - 副本.jpg

震后的九寨沟,留下27处伤痕

杜杰还记得两年前地震发生的那个晚上,因为家人病危,他在简阳医院的病房里,未能接听的电话有20多个。直到一个小时后,他的博导从国外打来电话:“九寨沟地震了!”

杜杰,中科院生态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九寨沟管理局,负责生态科研工作。他经常带领游客翻山越岭,识别沿路的花草、鸟兽,开辟了九寨沟的生态旅游线路。2018年,拿到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的他,成为了九寨沟管理局学历最高的处长。

得知地震,杜杰不寒而栗。

他和科研处的20个同事都清楚,处于山上的九寨沟景区内有大大小小114个湖泊,丰水期仅长海储水量就有4500万立方,时值暑期,景区每天游客近4万人,山下还有村民和商户,若是出现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急忙赶往机场,登上第一班返程飞机。途中余震不断,道路受损,杜杰抵达景区时,已是震后第二天下午2点。

地震当晚,科研处高级工程师朱忠福正在加班。断了电的景区漆黑一片,6.6万游客和村民开始被陆续转移。此时,房屋开裂,路面出现滚石,朱忠福开始意识到景区受损的严重程度。

根据杜杰率领科研处统计的受损情况,景区受损发生改变的遗产点共有27处。其中,火花海受损最为严重,出现40米长决堤,几乎消失殆尽。11处受损较小的改变中,诺日朗瀑布的岩层局部断裂,瀑面上只剩一股急流从裂缝中泻出。其他有15处轻微改变,多是山体垮蹋导致少量泥土、碎石进入湖泊,湖水短暂性浑浊。

虽然值得庆幸的是,景区内的湖泊生态未遭受大的影响,整体水循环稳定。但杜杰清楚,溃堤对下游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诺日朗瀑布瀑面裂缝处的大块钙华,就是地震后第二天下午垮塌的。在未经细致勘察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湖泊、瀑布没有其他“内伤”。

1 - 副本.jpg

杜杰(右一)与科研人员进行修复前的勘测

怎么恢复、谁来恢复、用什么恢复?

为了尽早进行细致勘察,包括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矿局等在内的10家勘察设计单位进入景区,对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现场确认。

九寨沟1978年被列入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自然遗产地的灾后修复恢复备受关注。

对世界级自然遗产地进行7.0级的震后修复,杜杰的科研团队发现,他们要干的这件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没有参照。要不要人工干预?干预的程度怎么把握?每一步都需要在摸索中进行。

杜杰介绍,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景区的水循环系统并没有受火花海溃堤的太大影响,但火花海裸露的地表可能会出现沙化,引发级联效应。目前,是否人工修复火花海堤坝尚未确定。

修复必须兼顾安全和美观。杜杰举例说,比如震后景区需要修建一个预防滑坡危险的棚洞,出于安全考虑计划修1公里,但经过专家论证后认为1公里影响美观,最后决定修了370米,下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在研究中。

火花海受损后,其下游原本不起眼的一个小瀑布因为溃堤后植被被大水冲走,瀑面扩大了好几倍,形成了一个新的景点双龙海瀑布。

一种意见认为原本的九寨沟景观就是自然地质原因形成的,地震也是形成自然景观的一种因素,所以没必要人工恢复。另一种意见认为决堤导致湖泊出水量减少,若对整体水循环系统有影响,就应该人工干预。

诺日朗瀑布是中国最宽的钙华瀑布,对其受损部分的人工干预经过了激烈讨论。杜杰参加了几乎每一次的灾后恢复工作研讨会,最终支持人工干预和自然恢相结合的意见占据了上风。但接下来,怎么恢复、谁来恢复,以及干预程度、使用材料等一连串问题,都需要一一找到最优解。

在杜杰眼中,这个过程就像“给人做修补残缺的植皮手术”,即要照顾到美观,更要注重安全,还必须使非自然因素“注入”程度减少到最小。

“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找到最好的大夫,把握住最佳时机,用最适合的材料。”杜杰说。

在确定了“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后,西南科技大学团队因对钙华地貌有先期研究和实践经验,经过前期试验,最终担纲诺日朗瀑布的恢复工作。

“恢复所用的主体材料,即为垮塌掉的钙华。”杜杰认为,这是他们选定这位“大夫”的重要原因之一。

1.jpg

施工人员将脱落的钙华背上瀑布

百余吨脱落的钙华,修复诺日朗

在修复之前,确定人工干预的必要性最难。

九管局科研处分析,诺日朗瀑布上游的镜海,储水量约327万立方米,诺日朗19个群海储水量近100万立方米,共427立方米,相当于西湖总水量的1/3,一旦诺日朗瀑布垮蹋,冲向下游,就会危及景区内的村民安全。

距离诺日朗瀑布下游最近的村寨树正寨,相距5公里,而地势更低的荷叶寨靠近路边,两村加起来约有1000名常住村民。

诺日朗瀑布垮塌的谣言曾在地震后一度引起村民恐慌,直到科研处公布了实地测量的数据后,才得以平复。

杜杰介绍,每年的三四月是诺日朗瀑布流量最低的时候,每秒1立方,到了七八月份,流量最高可达每秒13立方。这是一年雨量最集中的时期,时常会出现大暴雨,不进行人工修复的话,危险系数很高。

诺日朗瀑布受损后,瀑面仅剩的一股急流对瀑面钙华冲击力增强,裂缝是否会被冲大,不可预测。

九管局与西科2018年4月份确立修复合作,科研处人员与西科大修复团队一起将诺日郎瀑布水流改道,露出瀑布表面,凉干后将裂缝松动处清理,再将掉落的钙华背上瀑面,由专业人员修补复原,裂缝内部也用碎钙华一一填充。

修复施工用了10天时间,百余吨脱落的钙华,重新与瀑布合为一体。2018年6月6日,诺日朗瀑布“补钙”完成,逐渐放大水流至一周后全完放开,瀑面恢复了水帘景象。

诺日朗瀑布修复后能不能经住雨季的考验,杜杰的心一直悬着。因为震后山表植被松动,涵养能力下降,导致水流加快,落下的滚石抬高了河床,所以即便是降雨量与往年相同的情况下,水流冲击力也会相对震前加大。

2018年 6月25日、7月10日,九寨沟两次突降暴雨,景区入口、下游的村子不同程度被淹,而修复的诺日朗瀑布没有出现问题。

据杜杰介绍,震后被改变的山体表面植被、土壤,靠自然恢复的保育期一般需七八年,恢复到震前的坚固水平大约要10年,这期间仍需不间断监测钙华变化情况。

?震后景区内的一处修复点?震后景区内的一处修复点

“九寨沟景区,不能再伤了”

9月27日,九寨沟景区重新开放。在已开放区域,每个景点处都能看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禁止通行”的标牌。景区工作人员解释,标牌处都是经九管局地质灾害治理处勘察,认为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

据九寨沟统计,地震前景区内共有5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震后增加到134处,成为新的重点监控区域。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工作人员蹇代军介绍,每个隐患点上都有固定的监测人员,隔一段时间上报一次监测数据。隐患点之间还另外安排有移动检测人员,有意外情况也会及时上报。

肖维阳在震后负责水位的监测,他分析过九寨沟景区10年来各湖泊的水位变化。长海海拔最高,水位的变化也最大,丰水期与枯水期相比,水位变化超过7米仍属于正常现象。

“测试这些数据为了确定湖泊的稳定性。”肖维阳介绍,景区设有专门的水文水质监测站,每隔几秒自动收集一次水位、水质、水温等数据。科研处至少一个月比对数据一次,着重查看超出正常变化范围的情况。

震后的九寨沟景区,还配备了上无人机监测设备。

根据震前掌握的数据,山上的水流到谷底正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最长时需要两个月,因为要经过地表植被及地下喀斯特岩层的过滤。

然而,让科研处工作人感到奇怪的是,2018年7月份一天,镜海的水突然变得浑浊,并溢出到了路边。发动无人机进行观测后才发现,原来有一股洪水从山顶森林边流下,山顶已有大量植被被破坏。无人机监测设备,为采取应对措施争取了时间。

2019年的雨季,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同样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加快了景区开放的进度。

看到景区重新恢复了游人如织的景象,监测点的肖维阳不敢松懈。他担心因为自己的一点放松,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九寨沟景区不能再伤了”,他说。


【责任编辑:李文文】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本届赛事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高达49.36%,充分体现了“合马”作为国内重要马拉松赛事的辐射力和号召力。在庐州大道终点区域,一座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赛事焦点。

醴陵龙塘花炮厂:多元优势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湖南醴陵这片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醴陵市白兔潭镇龙塘花炮厂如一颗耀眼明珠,闪耀在花炮行业。近日,记者在公司董事长吴铭战陪同下,走进这座别具魅力的厂区,探寻其成功密码。园林厂区:自然与工业的和谐交响踏入龙塘花炮厂,一幅如诗画卷在眼前铺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厂区的单调,这里是风景优美的绿化园林式厂区。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似灵动丝带贯穿其中;郁郁葱葱的山峦四季常青,为厂区添上清新绿

洲际酒店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八载如约筑梦行,五十同心绘长程2025年11月6日 – 11月5日至10日期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洲际酒店集团自进博会首届举办以来全程参与,今年再度如约亮相,以“全勤”之姿彰显其对大中华区市场的长期承诺。

福建高速路桥公司多点发力 推进三明区域协同发展

近日,福建高速路桥公司总经理缪荣辉一行赴三明市开展政企对接与创新签约,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速建设提速、项目攻坚突破、产业创新融合,彰显企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深化协同 共绘交通发展蓝图10月20日,缪荣辉一行与三明市交发集团举行座谈,围绕三明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在建项目推进及运营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

多场赛演官宣,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助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10月21日,国际足球热火再次在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点燃。在当天18点开赛的2025/2026亚冠精英联赛第三轮中,成都蓉城队主场对阵马来西亚劲旅柔佛DT。尽管赛事当天为工作日,仍有39063名球迷奔赴现场为主队呐喊助威,掀起红色热浪。气候虽已逐渐转凉,成都赛演市场依然持续火热。据目前已公布的赛事日程,近期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的足球盛宴将持续至2026年2月。

创新引领!蒙牛将出席2025世界乳业峰会 携多项前沿成果闪耀国际舞台

当地时间10月20日至23日,由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主办的2025世界乳业峰会将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举办。蒙牛集团受邀出席会议,与全球乳业代表共话行业未来。此外,蒙牛专护儿童配方奶和“PHA海洋降解吸管”两个项目均入围大会“IDF乳品创新奖”,全面彰显其在前沿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全球引领地位。

微能科技机器人化身 “智能主持搭档” ,燃爆杭州科创嘉年华!

微能科技作为本次嘉年华的“科创亮点”,携品牌商讲解机器人惊艳亮相,凭借卓越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成为全场焦点,为大会注入强劲的科技活力。化身“智能主持搭档” 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次活动中,品牌商讲解机器人不仅生动诠释了“用科技的力量点亮城市创新未来”的

喜迎丰收节,六个核桃一亿公斤采购量撬动核桃产业富农新图景

金秋时节,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核桃产区迎来丰收旺季,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收的身影里,藏着一年中最踏实的喜悦。这份丰收图景的背后,国内核桃乳领军企业六个核桃正以年采购超一亿公斤核桃的规模,斩获 “全国第一” 认证,用一颗小核桃撬动大民生,在丰收季里铺展开联结产业与乡村的富民画卷。

鞍钢工程重机公司投产国内首套反向浸水有压热闷系统

由鞍钢工程发展重机公司以BOT模式总承包的“朝阳钢铁炼钢厂闷渣区域增设有压热闷处理系统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设备是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反向浸水有压设备,标志着重机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反向浸水有压热闷”和“底水闷渣”两项核心技术的企业。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商标合规问题浮出水面

权力交接14个月后,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悄然卸下娃哈哈董事长职务,娃哈哈集团与“宏胜系”的资源纠葛与商标合规问题成为焦点。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及董事等相关职务。这一消息于10月10日得到娃哈哈公关部确认,指出宗馥莉的辞职已于9月12日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伴随着她的离职,一场关于“娃哈哈”商标使用合规性的讨论悄然兴起,而内部文件显示,从2026

8000万罚单震慑 证监会严查*ST元成财务造假

一场连续三年的财务造假案终被监管层彻底揭开,*ST元成及其责任人员将面临近8000万元的高额罚款,实际控制人更被处以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严厉处罚。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

高通再涉垄断违规,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再次面临中国反垄断监管风暴,因收购案未依法申报被立案调查。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这已是高通公司近年来在中国面临的第二次反垄断调查。2015年,中国监管部门曾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出了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单。未依法申报:收购案涉

中广核扎根新疆十六载,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

九月的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绿意正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片热土从边陲走向枢纽,“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纵横贯通。自2009年入疆以来,中广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携多项成果亮相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秉持“搭平台、聚产业、构生态、拓场景”的发展思路,深化与业内领先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推广及产业协同联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峰会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拓展提升。

科技赋能乳业,蒙牛携手顶尖专家助力全民健康升级

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杨月欣,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李增宁,秘书长韩军花,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所,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中山大学朱慧莲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逄晓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强强联合!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战略合作 以长期主义引领乳业营养健康新未来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京开幕,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会上,蒙牛集团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会议期间,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旨在以长期主义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全面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云霄供电:技术改造输电线路 增强供电保障能力

9月1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院前村附近,国网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施工人员顶着烈日,加紧对110千伏红列线30号铁塔进行吊装、组立、架线等作业。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电力施工人员分别在110千伏红列线26号铁塔和33号铁塔,忙而有序地进行铁塔组立、旧水泥杆拆除等作业。

东风柳汽71年匠心之路:从广西制造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从首辆“广西制造”卡车下线到即将上市的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亮相,作为东风集团商用车板块核心力量,东风柳汽以国家队使命为锚,将工匠精神注入研发、生产、制造全链条,凭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诠释中国智造实力,为民族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