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哈尔滨10月13日电(王吉珍 通讯员张申)《汶川十年映秀花开》纪录片在中国公益映像节获最佳影片最佳作品传播奖。建国70周年的喜庆氛围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艺心公益创始人蒋鸿向往常一样,急匆匆乘车来到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冰城青益汇的办公室,为她第二天下午一点半的中央大街汉服秀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的活动做最后检查工作,每次走进办公室,她都会注视一下墙上居中挂着的一幅墨宝:《汶川十年映秀花开》这幅墨宝是本片总顾问广州文联副主席乔平特别提字,目前真迹收藏于汶川博物馆。

2008年4月,哈尔滨人蒋鸿来广州求学,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远在四川映秀镇渔子溪村的李家福一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改变了他们原来的人生轨迹。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山崩地裂,李家福的一对子女在地震中双双遇难,忍着巨大伤痛的李家福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与侄子一起成功救出了被掉落山石砸中困在车里,深受重伤的运钞车司机。并且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当时身在广州的蒋鸿通过媒体报道,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她义无反顾加入到赵广军志愿者生命热线紧急成立的温馨服务队,为心灵受到重创的灾民进行心理抚慰。半年的志愿服务让蒋鸿认识到灾区人民在心灵上受到的伤害比身体上的创伤恢复起来难多了,她希望通过拍摄记录片的方式抚慰灾区人民,2009年蒋鸿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建起了由五人参加的公益拍摄团队,从广州前往四川,拍摄震后人们生活

几个月的时间,她们的足迹走过了汶川,映秀,绵阳,德阳,什邡等地,记录下了灾后宝贵的影像素材,制作完成了纪录片心魂,李家福就是影片中主要拍摄对象之一。

《心魂》纪录片一共分:师魂,铿锵少年,父亲,古羌文明四集。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为了纪录片的成功拍摄蒋鸿花尽多年的积蓄,甚至举债借款。《心魂》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这也让蒋鸿和主创团队聊以慰藉。而蒋鸿继续着她热衷的公益,2016年她从广州回到了哈尔滨发展,2017年蒋鸿提出拍摄《心魂》十年的想法,回访汶川地震灾区,记录受灾群众震后十年的心路历程。但这谈何容易,原先跟她合作的导演叶建军意外离世,重新无色导演。但蒋鸿没有气馁,随着导演谢彬辉团队不计成本的加入,让她的拍摄计划变成可能,哈尔滨,广州两地志愿者团队和有识之士也纷纷响应,并于2017年11月25日在广州举行《心魂十年》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公益纪录片路演活动(后更名为:《汶川十年映秀花开》)。

9月20日在深圳慈展会上举办的中国公益映像节上,纪录片《汶川十年映秀花开》与来自全国各地490部片子一同角逐,最后斩获中国公益映像节最佳影片,最佳作品传播奖。能够获此殊荣,对剧组所有的成员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鼓励和嘉奖,支持着蒋鸿和谢彬辉带领团队的成员继续前进。他们希望未来能把这部纪录片做成五集系列纪录片,让更多观众看到。

《汶川十年映秀花开》聚焦了映秀人李家福在这十年间经历的世事更迭,离合悲欢,讲诉作为地震亲历者的他灾后十年的真实生活变迁和对待生命的态度。这部纪录片于2018年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了,拍摄完成后的剧组又遭受到了资金困扰,做后期的制作公司的拖延,加之蒋鸿也无力支付剪辑费用,尽管导演谢彬辉连续熬夜剪辑出了初剪版本,但在找播出平台方面又迟迟没有结果,很可惜已经错过了2018年十周年的播出档口,上映时间仍然遥遥无期,片子至今仍在谢彬辉的电脑硬盘里面,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汶川地震11周年了。纪录片团队还在坚持,蒋鸿也在坚持,他们希望完成叶建军导演的遗愿,蒋鸿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遭遇自然灾害虽然不幸,但会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人间真情。蒋鸿每天在哈尔滨团市委冰城青益汇的工作得到这边的负责人王海臣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指导,她现在的志愿工作一共包括三个板块;公益记录片、公益演出、和关注单亲妈妈爱心行动。她无时不刻不在筹划着公益纪录片的首映,不断鼓舞着更多公益团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她说,在大千世界,我们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为着公益的理念与梦想在此相聚一堂。但公益的事业并不仅仅因为灾难而开始,也不会因为灾难过去而结束,公益不但是一种精神和理念,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希望我们能够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将公益的精神带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