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充电桩行业大洗牌:盈利难风险高 长期前景较好

1.jpg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1月18日北京电(记者赵刚)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不过,由于回报周期长、利用率低等因素,充电桩运营企业正在经历着行业洗牌。一方面充电桩行业盈利困难,另一方面车企却开始加大在充电桩领域的投资。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6万个,同比增加39.7%。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14.4万个,同比增长66.7%。然而,充电桩建设仍存在巨大缺口。

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行业大洗牌

充电桩行业在2013年前后初步试水阶段,随后便进入了野蛮生长阶段。最近两年,行业开始洗牌,不少企业惨遭倒闭、停运甚至退市。曾经位于第一梯队的富电绿能宣布退市,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因公司亏损宣布解散的公告,今年已成立九年的普天新能源,更是出现将55%股权和大股东位置“拱手相让”长达半年后,仍无人问津。

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的仅有8家,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9.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0.2%。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运和国家电网位居前三,也只有特来电和星星充电称其充电板块开始盈利。特来电的母公司特锐德(15.370, 0.03, 0.20%)的董事长于德翔今年在一封公开信中称,特来电5年来累计投资50多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前4年累计亏损达6亿元,2018年充电网板块终于实现盈亏平衡。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发布的《充电服务报告》指出,现阶段,收取充电服务费是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前期投资建设成本高、充电桩使用率低、工作环境恶劣导致设备寿命低,以及充电设施分散布局带来运营维护压力等原因,大量中小型充电桩公司尚未盈利。其中,充电桩利用率低是制约充电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此前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数据,目前充电桩利用率普遍不足15%。

充电桩分布不均、选址等问题是造成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要想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是充电桩要建对地方。星星充电花费了近20亿元才摸索出一些建桩的门道。”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曾公开表示,单单一味地增加充电桩数量,如果利用率不高,反而会成为企业的一个负担。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后期的运营成本、电力的运维成本和巨大的管理成本。如果不建对桩,只会造成资产越大、负担越大。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合理有序地建桩,很快就能够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充电桩行业门槛不高,看中了市场风口,一些企业便盲目入局,但由于一开始拿不到订单,很多通过低价竞争打入市场,这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也使一些苦苦经营的充电桩企业受盈利更加困难,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郑甲兔对记者表示,一些小企业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后期运营就比较艰难。随着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增加,其对充电桩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低功率充电桩充电较慢,这使原来充电桩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因而对运营商也产生了影响。

此外,前些年各充电桩企业为迅速抢占市场各自为营,采用了不同的充电技术标准和接口,这导致设备、系统难以统一,大部分充电设施不能通用,各厂家充电桩运营平台和充电APP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出现一个车主安装十几个APP的现象,而这也是无人愿意接手普天新能源的原因之一。而由于标准不统一,无法对外开放使用的比亚迪(42.830, -0.29, -0.67%)甚至放弃了交流快充桩业务。

不过,这一情况已得到改观。国家电网联行平台数据显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商已经接入了全国统一的服务网络联行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份、284个城市,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万公里。“平台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全国一张网的功能,接入充电桩近40万个,基本实现了一个App可以走遍全中国的目标。”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生明表示,平台建立了充电桩线上实时监控体系,提供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充电设备发生异常,可实现城市内一小时到现场,高速服务区不超过两小时。

车企加码

尽管充电桩行业存在盈利难、风险较高等问题,但车企在该领域的布局却在进一步加快。2015年,上汽集团(22.820, -0.35, -1.51%)推出了充电平台安悦充电,同年,比亚迪开展了充电桩业务,宝马也将充电品牌“即时充电ChargeNow”引入国内,并与国内的充电运营公司共同建设充电桩。今年4月,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将提供涵盖旗下全部纯电动车使用场景的“星”级充电服务,包含代客泊车充电服务、24小时应急充电服务以及梅赛德斯-奔驰专属充电站等。今年6月,由戴姆勒、宝马、大众等7家德系巨头联合成立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与四家中国本土关键CPO(充电运营商,深圳车电网、云快充、充电侠、卡酷卡)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久前,特斯拉则宣布在中国大陆第2000个超级充电桩落地上海。

“对于我们来说,充电设施是让客户方便使用车辆的至关重要的基础,也能够展示品牌形象。”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车主除了可以使用家用奔驰智能充电墙盒以外,也可以使用公共充电桩,“奔驰充电星随行”服务可以实时连接市面上超过70%的可用充电桩,车主通过App可以知道公共充电桩的位置及状态,体验从实时监控充电状态,到支付并评价的互联互通一站式充电服务。

“新能源汽车规模比较小,车企通过布局充电桩打消客户的里程焦虑问题,以此提升销量。”郑甲兔对记者表示,车企卖车的时通常都是随车送桩。此外,自建充电桩也可以获取车辆的充电数据、行驶数据等,从而为车主提供用户数据分析、车辆诊断、维修、保险等数据增值服务,实现各项技术和服务的优化。此外,不少车企成立了出行服务平台,充电桩业务是其产业链上的一环,出行平台上的车辆则保障了充电桩的利用率。

此外,在经历市场发展后,目前车企建立充电桩在选址方面变得更为谨慎,正在向城市热点区域、交通干线靠拢。比如,奔驰充电桩“星驿站”选址就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机场以及城市热点地区,未来则会根据客户需求铺设服务。

湖南大学教授黄宏文认为,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国内充电桩建设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会刺激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大充电桩建设的投入力度。而除了车企外,一些石油巨头和出行公司也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

“在经历洗牌后,充电桩行业更加规范了,车企入局充电桩的主要目的是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充电桩运营企业造成影响,毕竟车企自建的充电桩与汽车产品更加适配。目前,充电桩缺口仍然比较大,长期看前景较好。一些运营企业已经开始盈利,市场秩序也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李文文】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本届赛事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高达49.36%,充分体现了“合马”作为国内重要马拉松赛事的辐射力和号召力。在庐州大道终点区域,一座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赛事焦点。

醴陵龙塘花炮厂:多元优势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湖南醴陵这片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醴陵市白兔潭镇龙塘花炮厂如一颗耀眼明珠,闪耀在花炮行业。近日,记者在公司董事长吴铭战陪同下,走进这座别具魅力的厂区,探寻其成功密码。园林厂区:自然与工业的和谐交响踏入龙塘花炮厂,一幅如诗画卷在眼前铺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厂区的单调,这里是风景优美的绿化园林式厂区。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似灵动丝带贯穿其中;郁郁葱葱的山峦四季常青,为厂区添上清新绿

洲际酒店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八载如约筑梦行,五十同心绘长程2025年11月6日 – 11月5日至10日期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洲际酒店集团自进博会首届举办以来全程参与,今年再度如约亮相,以“全勤”之姿彰显其对大中华区市场的长期承诺。

福建高速路桥公司多点发力 推进三明区域协同发展

近日,福建高速路桥公司总经理缪荣辉一行赴三明市开展政企对接与创新签约,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速建设提速、项目攻坚突破、产业创新融合,彰显企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深化协同 共绘交通发展蓝图10月20日,缪荣辉一行与三明市交发集团举行座谈,围绕三明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在建项目推进及运营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

多场赛演官宣,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助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10月21日,国际足球热火再次在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点燃。在当天18点开赛的2025/2026亚冠精英联赛第三轮中,成都蓉城队主场对阵马来西亚劲旅柔佛DT。尽管赛事当天为工作日,仍有39063名球迷奔赴现场为主队呐喊助威,掀起红色热浪。气候虽已逐渐转凉,成都赛演市场依然持续火热。据目前已公布的赛事日程,近期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的足球盛宴将持续至2026年2月。

创新引领!蒙牛将出席2025世界乳业峰会 携多项前沿成果闪耀国际舞台

当地时间10月20日至23日,由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主办的2025世界乳业峰会将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举办。蒙牛集团受邀出席会议,与全球乳业代表共话行业未来。此外,蒙牛专护儿童配方奶和“PHA海洋降解吸管”两个项目均入围大会“IDF乳品创新奖”,全面彰显其在前沿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全球引领地位。

微能科技机器人化身 “智能主持搭档” ,燃爆杭州科创嘉年华!

微能科技作为本次嘉年华的“科创亮点”,携品牌商讲解机器人惊艳亮相,凭借卓越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成为全场焦点,为大会注入强劲的科技活力。化身“智能主持搭档” 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次活动中,品牌商讲解机器人不仅生动诠释了“用科技的力量点亮城市创新未来”的

喜迎丰收节,六个核桃一亿公斤采购量撬动核桃产业富农新图景

金秋时节,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核桃产区迎来丰收旺季,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收的身影里,藏着一年中最踏实的喜悦。这份丰收图景的背后,国内核桃乳领军企业六个核桃正以年采购超一亿公斤核桃的规模,斩获 “全国第一” 认证,用一颗小核桃撬动大民生,在丰收季里铺展开联结产业与乡村的富民画卷。

鞍钢工程重机公司投产国内首套反向浸水有压热闷系统

由鞍钢工程发展重机公司以BOT模式总承包的“朝阳钢铁炼钢厂闷渣区域增设有压热闷处理系统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设备是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反向浸水有压设备,标志着重机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反向浸水有压热闷”和“底水闷渣”两项核心技术的企业。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商标合规问题浮出水面

权力交接14个月后,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悄然卸下娃哈哈董事长职务,娃哈哈集团与“宏胜系”的资源纠葛与商标合规问题成为焦点。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及董事等相关职务。这一消息于10月10日得到娃哈哈公关部确认,指出宗馥莉的辞职已于9月12日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伴随着她的离职,一场关于“娃哈哈”商标使用合规性的讨论悄然兴起,而内部文件显示,从2026

8000万罚单震慑 证监会严查*ST元成财务造假

一场连续三年的财务造假案终被监管层彻底揭开,*ST元成及其责任人员将面临近8000万元的高额罚款,实际控制人更被处以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严厉处罚。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

高通再涉垄断违规,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再次面临中国反垄断监管风暴,因收购案未依法申报被立案调查。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这已是高通公司近年来在中国面临的第二次反垄断调查。2015年,中国监管部门曾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出了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单。未依法申报:收购案涉

中广核扎根新疆十六载,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

九月的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绿意正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片热土从边陲走向枢纽,“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纵横贯通。自2009年入疆以来,中广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携多项成果亮相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秉持“搭平台、聚产业、构生态、拓场景”的发展思路,深化与业内领先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推广及产业协同联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峰会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拓展提升。

科技赋能乳业,蒙牛携手顶尖专家助力全民健康升级

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杨月欣,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李增宁,秘书长韩军花,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所,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中山大学朱慧莲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逄晓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强强联合!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战略合作 以长期主义引领乳业营养健康新未来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京开幕,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会上,蒙牛集团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会议期间,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旨在以长期主义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全面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云霄供电:技术改造输电线路 增强供电保障能力

9月1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院前村附近,国网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施工人员顶着烈日,加紧对110千伏红列线30号铁塔进行吊装、组立、架线等作业。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电力施工人员分别在110千伏红列线26号铁塔和33号铁塔,忙而有序地进行铁塔组立、旧水泥杆拆除等作业。

东风柳汽71年匠心之路:从广西制造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从首辆“广西制造”卡车下线到即将上市的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亮相,作为东风集团商用车板块核心力量,东风柳汽以国家队使命为锚,将工匠精神注入研发、生产、制造全链条,凭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诠释中国智造实力,为民族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