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3月17日黑龙江大庆讯(刘志华 通讯员谢文艳)“多增产一吨乙烯产品,就会为企业多创造一份效益。身为技师,必须围绕生产和优化多做工作、多创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怎么干。要不断自我加压,铆劲干!”3月16日,刚下夜班的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乙烯车间裂解炉特护技师李庆河,得知当天乙烯的日产量仍保持3800吨的高负荷运行,心中十分欣慰。自大庆石化提出“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更容易”的全员提质增效目标后,50多岁的李庆河主动要求进班组,倒班跟踪监护裂解炉。
铆足干劲的李庆河,是大庆石化全体干部员工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两个月,大庆石化加工原油124.01万吨,同比增加32.51万吨;生产乙烯22.26万吨,同比增加1.11万吨。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汽油、化工轻油、炼油丙烯、乙烯、丁辛醇、苯乙烯、ABS、低压聚乙烯等12项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三五”期间,大庆石化生产经营再创佳绩,累计生产乙烯592.3万吨,比“十二五”增加199.6万吨;化工商品总量增加445万吨。建成中交大炼油项目,“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真正形成,规模能力进一步增强。
大庆石化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和乙烯能耗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多年来稳居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前列。2019年12月7日,乙烯年产量达到120万吨,这是“大乙烯”建成以来首次实现达产。2020年,生产乙烯131.1万吨,产量创历史新高,并且连续5年实现乙烯产量突破百万吨。
大庆石化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和“四化”治企准则,主动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投入产出高效、产业结构合理、产品质量优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成果共享”的方向,突出专业化发展、差异化运作、品牌化经营,推进“减油增化”,增产高效产品,努力使炼油向“化工材料型特色炼厂”转型,化工向“合成树脂高端化、规模化基地”发展。
“以前清理一个火嘴要半个小时,现在5分钟就好了,而且还能做到‘零残留’,延长了火嘴的清理周期,节能增效的效果太明显了!”3月8日,李庆河和同事们一起清理刚下线的裂解炉火嘴,李庆河发明创造的清理法得到大家由衷的赞叹。大庆石化全体干部员工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紧盯效益这个中心目标“加速跑”。
1月28日,大庆石化线性装置国产新造粒系统连续运行81天,在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实现了国产造粒系统首个运行长周期。2月4日,由大庆石化设计制造的带有ASME“U”钢印的4台换热器,总装后将出口至南非。ASME标准是国际压力容器市场普遍认可的制造标准,标志着大庆石化ASME“U”换热器产品首次挺进国际市场。
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炼化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局面,大庆石化全面抓住巩固优势的着力点,找准发挥优势的突破点,充分发挥“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党建优势、队伍优势”六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稳健发展、效益优先、人才强企”四大原则,构建“规模发展、自主创新、品牌经营、精益管理、系统改革”五大战略,依托大庆原油、俄油地域优势,以及已经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优势,积极谋划化工延伸加工项目,努力把优势变成胜势,力争实现到2025年全面推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一流炼化企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