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公司负500水平运输上山联络巷,开拓一区的一名员工正将几根略有变形的锚杆装车,准备送到井下修理点。这一举动被当班的物资材料员刘树志制止。“像这样的锚杆,用大锤敲几下就能修好。如果送去维修,浪费运输和人力成本。”刘树志说。
“过去,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设备的粗放使用和管理时有发生。”开拓一区党支部书记曹文彬坦言,今年,他们进一步加强精细管理,严格落实材料、设备使用标准,努力做实降本增效工作。
“以前,我们使用液压油时没有限制,经常出现浪费情况。”开拓一区六点班班长刘东清说,为此,这区严格规定了每月液压油的使用量,要求员工必须节约使用,如果设备出现漏油要立即维修。“现在,区里对每个点班的考核越来越严。”
为提高材料的精细管控水平,开拓一区每月对各工作面所需的生产材料和设备进行测算,科学确定消耗标准,并实行专业化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旦发现材料使用超标现象,严格追究主管人员责任。
这几天,开拓一区十点班巷道掘砌组组长张福来格外关注班组的材料使用情况,仔细核算每道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原来,这区建立了材料超标预警机制,为各班组设置了材料消耗警戒线,每周对超出警戒线的班组进行通报警示,并要求其采取措施补救。“上周我们就被警示了,幸好通过修旧利废弥补了回来。”张福来说。
修旧利废是降成本的又一关键。开拓一区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箱和登记簿,出台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各班组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建立井下维修点,规定风锤、风镐等设备损坏后,由班组运到维修点,安排专人修复。仅今年以来,这区就通过修旧利废节省成本15000多元。
“以前,我们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曹文彬说。今年,开拓一区明确了22项机电检修标准和15项液压、风动设备使用管理考核标准,狠抓设备规范使用,杜绝设备损坏。他们针对操作人员私自调高压、加油不用过滤网、不及时更换损坏密封圈等问题,加大查处力度,杜绝设备“带病”运转。
信息来源:开滦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