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学坤 绥芬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姚自强)农业农村部网站近日发布2023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拟认定106家企业入选名单,绥芬河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标志着绥芬河市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出口工作中有了新的成果。

据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从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经营模式、年均出口额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评定,在此次评定中,牡丹江区域仅有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入选。

业内人士介绍,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对俄经贸物流、生态观光农业、果蔬种植及加工出口等综合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伴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黑龙江省东部沿边开放快速推进的主旋律, 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公司抢抓机会,迅速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果蔬出口领军企业,果蔬市场已拓展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年出口果菜16万吨,年出口创汇额超1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领先地位。
多年来,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公司出口俄罗斯的出口的农产品,由于信誉好、质量好、价格优惠,深受俄罗斯人喜欢,出口量连年递增。


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打造生态农业,2011年,该公司投资建设蓝洋现代农业科技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20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500亩,着力构建集约型、生态型和示范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蔬菜、水果等30余个新品种,培育扩繁,试验示范,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园区培育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周边生产基地,扩大基地生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民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更新和现代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向驱动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果蔬出口贸易,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公司还与周边3800多户农民达成了黄瓜、番茄、土豆等订单收购合作协议,年回收果蔬120万余斤,由此拉动农户平均增收2800元以上,累计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就业120余人,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带领绥芬河市优质农产品走上出口创汇的新道路。

对于下一步如何打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绥芬河市蓝洋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颖冬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乘势而上,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黑龙江省推进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专业化规划、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带动、多元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做强产业园区,壮大产业龙头,搞好产业营销,发展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推进对俄果蔬出口园区建设和扩大对俄外贸进出口贸易三大板块,多元投入,精准发力,相互带动、相互促进、良性发展,走出一条园区带动、基地推动、市场牵动的创新发展模式,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国际化和跨国经营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对俄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和进出口贸易,打造我国东北地区对俄、日、韩等周边国家农业科技、贸易、投资合作的旗舰企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