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于2002年撤地设市,地处湘、粤、桂三省(自治区)交界地,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约117.53万公顷。截至2019年末,辖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47.5858万人。
贺州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长等特点,是广西重点林区之一。截至2019年末,贺州市林地面积89.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65%。??
2019年,贺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财政收入6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79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7元,比上年增长10.3%。
贺州市是全国唯一“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辖区市,是世界长寿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中国重钙之都、中国长寿美食之都、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位置与面积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纬23°39′0″至25°09′0″,东经111°05′0″至112°03′0″,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东与广东省的怀集、连县、连山等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江永、江华两县相连,西与桂林接壤,南与梧州相邻。全市总面积11753平方千米,约占广西总面积的5.01%。
地形地貌
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山地多,平原少,山岭间盆地约70%的岩溶地区,主要以溶蚀侵蚀残丘、洼地地貌为主,少量为萌诸岭余脉——姑婆山,海拔1000~1700米,西北部为都庞岭与桂林市及湖南省交界,南部为大桂山与梧州交界。境内最高点为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庞岭山脉海拔1000~1870米的西岭山。
河流??贺州市境内河网发达,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支流繁多,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0条,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桂江、贺江、思勤江、富群河、大宁河、大平河、马尾河,林洞河等。
环境
2019年,贺州市城市水域功能水质达标率为100%,贺州市市级饮用水源地龟石水库水质类别为Ⅱ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质评价为良好。2019年,贺州市列入国家考核的贺江贺街、桂江京南、贺江白沙街断面水质均为Ⅱ类,达到或优于考核水质目标,达标率100%,水质评价为良好;城区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 (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1.5%。
气候
贺州2019年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雨量正常到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2019年为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灾害天气较重年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上为较差年景。各气象要素概况如下:
气温 2019年贺州年平均气温19.8(钟山)~20.9℃(昭平),距平值为0.0~0.8℃,属偏高年份。从3月10日开始,全市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2℃以上,比历年平均日期偏早21~32天。各月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平均值相比:3、4、8、9、11、12月偏高,2、5、7月偏低,1、6、10月正常。1、2、5、9、11、12月气温起伏较大,其余时段气温变化比较平稳。1、2、10、12月上旬,5、9、11月中旬,1月下旬平均气温距平值2.7~4.5℃,为明显偏暖时段;5月上旬、2月中旬,2月下旬平均温度距平-2.6~-5.6℃,为明显偏低时段。
降水 2019年贺州各地总雨量1824.9~1968.7mm,除昭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正常外,其余地区偏多1成左右。汛期(4—9月)总降雨量1244.7~1376.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成左右,仅昭平正常。其中前汛期(4—6月)总降雨量昭平偏少1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后汛期(7—9月)总雨量富川、八步、平桂接近常年平均值,昭平、钟山偏多1成左右。全市平均雨量高峰出现在4、6、7月,与历年基本一致。
日照 2019年贺州各地总日照时数1187.5~1388.0小时,比历年平均值偏少9.0%~15.3%。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9、11、12月偏多,1—7月偏少,8、10月正常。
水文
贺州市水量充沛,河流众多。桂江、贺江自北向南流经贺州市。贺州市辖区内河流绝大部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11763平方千米,占贺州市辖区面积的99.6%;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流域面积38.7平方千米,占0.33%;长江流域湘江水系流域面积14.3平方千米,占0.12%。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条。贺州市境内的江河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径流系数在0.60~0.66之间,天然年径流分布和降雨量分布基本一致,年径流深变化在914.0~1238.4毫米之间。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河川年径流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3—8月)。
2019年,贺州市年面降水量1967.3毫米,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比偏多近两成,属丰水年份。年降水量最大的站点是平桂区大平乡大平站,降水量2765.5毫米,最小的是钟山县清塘镇英家站,降水量1512.0毫米。
2019年,贺州市各主要河流出现4~6次较大洪水过程,其中3月5日—6日、4月26日—30日、6月9日—14日,为贺州市三次较强降雨过程,造成贺江、桂江及其支流等13条河流18个站点超警0.03~2.40米。6月13日6时30分,贺江富阳水文站出现189.14米洪峰水位,超警1.34米,为十年一遇洪水。
2019年贺州市水资源总量为149.3亿立方米,较常年偏多25%,地下水资源量为16.88亿立方米。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
2019年,贺州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约117.53万公顷。其中市辖区面积约55.17万公顷,下辖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3县区域面积62.35万公顷;耕地16.19万公顷、园地3.66万公顷、林地81.28万公顷、草地4.05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26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2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45万公顷、其他土地3.51万公顷。
矿产资源
贺州市矿产资源丰富,2019年已发现煤、铁、锰,钛、钨、锡、铜、铅、锌、锑、钼、金、银、稀土、硫铁矿、砷、水晶、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高岭土、粘土、陶瓷土、方解石、硅灰石、重晶石、钾长石、萤石、石英等矿产60多种,主要矿产为大理岩、饰面用大理石、饰面用花岗石、钨矿、锡矿、铅锌矿、金矿、银矿、稀土矿、硅灰石、钾长石和水泥灰岩等,矿产地有97处。探明储量的共有28种(含伴生矿种),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9处,小型71处。大理岩、饰面用大理石、钨矿、锡矿、稀土矿、硅灰石、钾长石等探明储量位居广西前列;稀土矿、饰面用花岗岩、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硅灰石等矿保有资源量居广西第一位。热矿泉较多,能源矿产少,铁锰缺富矿。
水电资源
贺州市雨量充沛,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成网。境内河流多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桂江、贺江、临江、思勤江和富群河等,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0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0.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29.8亿立方米(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下渗量间重复计算值);多年平均过境水量约148.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8.8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6.05万千瓦。至2019年末,全市已建成水电站213座,总装机容量65.61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6.24%。贺州市2005年12月28日就通过水利部水电电气化达标验收,是中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
森林资源
2019年,贺州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117.54万公顷,林地面积89.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76.42%,林地面积中,其中有林地68.74万公顷,疏林地1502.48公顷,灌木林地10.91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48万公顷,苗圃地67.20公顷,无立木林地4.30万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341.5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65%。盛产杉、松、桉、栎、竹子等竹木材,年生产商品材约140.9万立方米。辖区内有八角、肉桂、油茶、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梅、李、龙眼、沙田柚、柑、橙、枣、板栗等水果。人工造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桉树和竹子等。
植物资源
贺州市属中亚热带南部季风湿润气候区,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全市发现有野生植物1400种。以马尾松、杉木、油茶、八角、荷木和天然次生杂木疏灌丛草等构成主要植被。主要有松科、杉科、壳斗科、木兰科、樟科、山茶科、大叶栎、红椎,白椎、枫香、樟木、桦木、拟赤杨等常绿阔叶树种;灌木主要有桃金娘、野牡丹、三桠箐、算盘子、木羌子、胡枝子、余甘子等;草本植物有五节芒、野古草、黄茅草、金茅等;蕨类植物主要有铁芒萁、东方乌毛蕨等。果树兼用树种有八角、青梅、三华李、脐橙、金柚、板栗等。
动物资源
贺州市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均高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野生动物物种丰富(或较丰富),其中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90种,有大桂山、七冲、滑水冲、姑婆山、西岭山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22万公顷。这些保护区分布着全市的野生动物资源,据调查,在保护区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鸟类128种,兽类4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巨蜥、蟒蛇、林麝、锷蜥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白鹇、蛤蚧、虎纹蛙、红腹锦鸡、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猕猴、大鲵、水鹿、黑鹿、原鸡、草鸮、娃娃鱼、等24种,其余多数为广西重点保护动物。
建置沿革
三皇五帝时期。贺州属“交趾”之地。
夏商周时期。大禹“定九州”,贺州市境域属荆州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贺州市境域属百越中的“骆越”之地。
秦朝。贺州市境域隶属桂林郡,郡治所在今贵港市。
汉朝。汉初,设置封中侯国,治所设在今八步区铺门镇,隶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贺州市境域设置临贺、封阳、冯乘、富川四个县,隶属苍梧郡。
三国时期。吴黄武五年(226年),设置临贺郡,治所在今八步区贺街镇,辖治封阳、临贺、富川、冯乘、建兴、谢沐六个县,隶属荆州。西晋临贺郡辖治封阳、临贺、富川、兴安、冯乘、谢沐六个县,隶属广州,东晋隶属荆州。龙平县、归化县两县隶属郁林郡。
南北朝时期。贺州市先后归属南朝宋、齐、梁、陈四国辖治。南朝宋国在贺州市境域设置临庆侯国,齐改为临贺国,治所在今八步区贺街镇。梁取消侯国建置,析分临贺郡为临贺、南静二郡。南静郡后改为静州,辖治静慰郡、梁寿郡、南静郡、武城郡、开江郡、逍遥郡六个郡,陈撤销开江郡、武城郡,并入逍遥郡。
隋朝。贺州市境域设置富川县,治所在今钟山县县城;龙平县,治所在今昭平县县城;豪静县,治所在今昭平县木格乡。富川、龙平、豪静隶属始安郡。桂岭县,隶属熙平郡;封阳县,隶属苍梧郡。
唐朝。贺州市境域设置贺州,辖治富川、桂岭、冯乘、荡山、封阳、临贺、绥越七个县,治所在今八步区贺街镇;富州,辖治龙平、思勤、马江三个县,治所在今昭平县城。贞观八年 (634年),绥越县改隶属梧州。
五代十国时期。贺州市境域设置贺州,辖治临贺、桂岭、冯乘、封阳、富川、荡山六个县,治所在今八步区贺街镇;富州,辖治龙平、思勤、马江三个县,治所在今昭平县城。今全市境域先隶属南楚,后隶属南汉。
宋朝。北宋初期,设置贺州,隶属广南东路,大观二年(1108年)改属广南西路。贺州辖治临贺、桂岭、冯乘、封阳、富川、荡山六个个县。开宝四年(971年),荡山、 封阳两县并入临贺县,冯乘县并入富川县。昭平县境域隶属昭州。
元代。元初,设置贺州,辖治临贺、富川、桂岭三个县,州治所在今八步区贺街镇。元十五年 (1278年),增辖怀集县。元末,桂岭县并入临贺县。昭平县境域隶属平乐府。
明代。洪武十年(1385年),撤销贺州。贺州市境域设置富川县、贺县、昭平县三个县,隶属平乐府,府治所在今平乐县。
清代。贺州市境域设置富川县、贺县、昭平县、信都厅,隶属平乐府,府治所在今平乐县。
民国时期。民国初,贺州市境域贺县、钟山、富川、昭平四个县隶属漓江道(后改为桂林道),信都县隶属郁江道。民国22年(1933年)设置平乐民团区,次年改为平乐行政监督区,民国31年(1942年)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贺州市境域设富川、钟山、贺县、昭平、信都五个县,治所在今八步区八步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2月,设置平乐专区,政府行政机关驻今八步区八步镇,贺州市境域设贺县、富川、钟山、昭平、信都五个县。1952年,撤销信都县并入贺县。1953年,合并富川、钟山两县,设置富钟县。1958年,撤销平乐专区,成立梧州专区,政府行政机关驻梧州市,贺州市境域设贺县、昭平、富钟县三个县。1962年,撤销富钟县,设置富川、钟山两县。1971年,梧州专区改为梧州地区,贺州市境域贺县、昭平、富川、钟山县四个县。1983年,富川县改为富川瑶族自治县。1997年,梧州地区改为贺州地区,政府行政机关驻今八步区,贺州市境域设县级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昭平县四个县(市)。2002年,贺州地区改为辖区贺州市,辖治八步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四个县(区)。2016年,成立平桂区。至此,贺州市辖治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五个县(区)。
行政区划
2019年,贺州市下辖八步区、平桂区2个城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3个县。县(区)下辖街道4个、镇47个、乡10个(民族乡5个),分辖社区53个、建制村707个。全市总面积11753平方千米,总人口247.59万人。
自然环境
地理风貌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纬23°39′0″至25°09′0″,东经111°05′0″至112°03′0″,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东与广东省的怀集、连县、连山等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江永、江华两县相连,西与桂林接壤,南与梧州相邻。全市总面积11753平方千米,约占广西总面积的5.01%。
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山地多,平原少,山岭间盆地约70%的岩溶地区,主要以溶蚀侵蚀残丘、洼地地貌为主,少量为萌诸岭余脉——姑婆山,海拔1000~1700米,西北部为都庞岭与桂林市及湖南省交界,南部为大桂山与梧州交界。境内最高点为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庞岭山脉海拔1000~1870米的西岭山。
2019年,贺州年平均气温19.8(钟山)~20.9℃(昭平),距平值为0.0~0.8℃,属偏高年份。从3月10日开始,全市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2℃以上,比历年平均日期偏早21~32天。主要异常气候表现为:3月平均气温昭平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一高值,富川、钟山、八步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二高值;5月平均气温昭平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一高值,钟山、八步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三高值;10月平均气温钟山为建站以来同期第一低值。
2019年,贺州各地总雨量1824.9~1968.7mm,除昭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正常外,其余地区偏多1成左右。汛期(4—9月)总降雨量1244.7~1376.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多1成左右,仅昭平正常。其中前汛期(4—6月)总降雨量昭平偏少1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后汛期(7—9月)总雨量富川、八步、平桂接近常年平均值,昭平、钟山偏多1成左右。全市平均雨量高峰出现在4、6、7月,与历年基本一致。
2019年,贺州各地总日照时数1187.5~1388.0小时,比历年平均值偏少9.0%~15.3%。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9、11、12月偏多,1—7月偏少,8、10月正常。
水文水环境??贺州市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较大。贺州市的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80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9公里。主要河流有桂江、贺江、大宁河、思勤江、富群水等。
贺州市辖区河流绝大部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集水面积11763平方公里,占贺州市辖区面积的99.6%,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集水38.7平方公里,占0.33%,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集水面积14.3平方公里,占0.12%。
贺州市境内的河流径流主发由降雨形成,径流系数在0.60~0.66之间,天然年径流分布和降雨分布基本一至,年径流深变化在914.0~1238.4毫米之间。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各河流的年径流量主要集中于每年的3月~8月,占全年的80%左右。
桂江为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桂林市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麓的老山界,自北向南流,由桂林市平乐县进入昭平县,于梧州市万秀区汇入西江。桂江干流河长438公里,集水面积18761平方公里,其中有贺州市昭平县河段长103公里。桂江干流平均比降为0.417‰,多年平均径流量194亿立方米。桂江流域地面植被较好,含沙量较小,悬移质平均年输沙量26.5万吨,年平均输沙模数14.1吨每平方千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昭平电站拦蓄桂江,流出的泥沙明显减少。桂江干流贺州市境内已建成昭平、下福、金牛坪3座梯级电站。
2008年6月14日,昭平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为64.05米,最大流量为14000立方米每秒,为有实测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贺江为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长春村黄沙岭,沿途流经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平桂区、八步区和广东省的封开县,从封开县江口镇注入西江。其一级支流共20条,较大的支流有石家河、白沙河、马尾河、大宁河、东安江等。贺江集水面积11562平方公里,干流河长352公里,其中流经贺州市境内河长252公里,干流平均比降为0.50‰,多年平均径流量110亿立方米。贺江信都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24千克每立方米,断面最大含沙量为5.61千克每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48万吨。贺江汛期为3~8月份,龟石、合面狮水库的调蓄作用对贺江洪水有较大的影响,洪水过程一般2~3天,洪峰持续时间约2个小时。贺江上游1963年建成龟石水库,中游1974年建成合面狮水库。
2002年7月2日信都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为55.06m,洪峰流量为7320立方米每秒,属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贺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分别布设在贺江贺街断面(八步区)、贺江扶隆码头断面(八步区)、贺江白沙街断面(封开县)、桂江桂花断面(昭平县)、桂江京南断面(梧州),共5个断面。其中,列入《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考核断面为贺江贺街断面(考核水质目标为III类),桂江京南断面和贺江白沙街断面(考核水质目标为II类)。2019年1-12月所有断面水质类别均为Ⅱ类,地表水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良好。
根据饮用水划分有关文件要求,我市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为龟石水库(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表2、表3中相关指标分析。我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为龟石水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2019年1-12月份龟石水库水质类别为II类(考核目标为III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评价为良好。(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中相关规定,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
大气环境??2019年度贺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6,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优的天数有184天,良的天数有150天,污染天数31天(其中轻度污染天数有28天,中度污染3天)。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5%(全年考核目标值为91.5%),与2018年相比(90.4%)上升1.2%;PM10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57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7.0%;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全年考核目标值为36微克/立方米),与去年(38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13.2%;二氧化硫浓度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浓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7%;一氧化碳浓度1.2毫克/立方米,与2018年一致;臭氧浓度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0%;综合指数3.56,同比去年下降3.3%。臭氧、PM2.5年均值、PM10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其他3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属于良好类别。
声环境质量??2019年,贺州市10个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进行了每季度1次连续24小时的噪声监测,贺州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均值为67.0dB(A),相比2018年65.4dB(A)上升1.6dB(A);贺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均值为54.7dB(A),相比2018年55.4dB(A)下降0.7dB(A)。
矿产资源 ?贺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煤、铁、锰,钛、钨、锡、铜、铅、锌、锑、钼、金、银、稀土、硫铁矿、砷、水晶、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高岭土、粘土、陶瓷土、方解石、硅灰石、重晶石、钾长石、萤石、石英等矿产约60多种,主要矿产为大理岩、饰面用大理石、饰面用花岗石、钨矿、锡矿、铅锌矿、金矿、银矿、稀土矿、硅灰石、钾长石和水泥灰岩等,矿产地有97处。探明储量的共有28种(含伴生矿种),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9处,小型71处。大理岩、饰面用大理石、钨矿、锡矿、稀土矿、硅灰石、钾长石等探明储量位居广西前列;稀土矿、饰面用花岗岩、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硅灰石等矿保有资源量居广西第一位。热矿泉较多,能源矿产少,铁锰缺富矿。
水资源??贺州市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0条,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0.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29.8亿立方米(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下渗量间重复计算值);多年平均过境水量约148.5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2019年,贺州市林业用地面积89.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76.42%,有林地面积68.74万公顷,森林面积83.41万公顷,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的生态公益林(地)2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65%(含灌木林),活立木总蓄积量5423.39万立方米。林业用地中,乔木林地面积69.41万公顷,竹林地面积1.6万公顷,疏林地面积0.05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9.62万公顷,其他林地面积9.33万公顷。盛产杉、松、桉、栎、竹子等竹木材,年生产商品材约140.9万立方米。辖区内有八角、肉桂、油茶、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梅、李、龙眼、沙田柚、柑、橙、枣、板栗等水果。人工造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桉树和竹子等。2019年8月,贺州市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
植物资源??贺州市属中亚热带南部季风湿润气候区,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全市发现有野生植物1400种。以马尾松、杉木、油茶、八角、荷木和天然次生杂木疏灌丛草等构成主要植被。主要有松科、杉科、壳斗科、木兰科、樟科、山茶科、大叶栎、红椎,白椎、枫香、樟木、桦木、拟赤杨等常绿阔叶树种;灌木主要有桃金娘、野牡丹、三桠箐、算盘子、木羌子、胡枝子、余甘子等;草本植物有五节芒、野古草、黄茅草、金茅等;蕨类植物主要有铁芒萁、东方乌毛蕨等。果树兼用树种有八角、青梅、三华李、脐橙、金柚、板栗等。
动物资源??贺州市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均高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野生动物物种丰富(或较丰富),其中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90种。贺州市有大桂山、七冲、滑水冲、姑婆山、西岭山等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2154.9公顷。这些保护区分布着全市的野生动物资源,据调查,在保护区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鸟类128种,兽类4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巨蜥、蟒蛇、林麝、锷蜥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白鹇、蛤蚧、虎纹蛙、红腹锦鸡、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猕猴、大鲵、水鹿、黑鹿、原鸡、草鸮、娃娃鱼、等24种,其余多数为广西重点保护动物。
人文风貌
民族
贺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壮族、瑶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在秦汉时代,中原汉族开始迁入贺州。宋代以后,尤其在明清两朝,有不少人因战乱或逃荒陆续迁入贺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工作、经商、务工等原因,有其他少数民族迁入贺州,人数不多。贺州境内居住有汉、瑶、壮、苗、侗、仡佬、回、满、蒙古、土家、黎等20多个民族。2019年末,全市有少数民族35万余人。少数民族中瑶族人口最多,主要居住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其次为壮族,主要居住在八步区和钟山县;其余的苗、侗、回、满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居住比较分散。贺州民族风情旅游有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打油茶”“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苗族的“芦笙踏堂舞”等。
宗教
2019年,贺州市经宗教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基督教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5堂2点,其中八步区有2堂(即八步基督教堂、里松基督教堂);平桂管理区有1堂1点(即沙田镇福音堂、公会镇莲胜村基督教聚会点);钟山县有2堂(即钟山街基督福音堂、燕塘黄宝基督教堂);昭平县有1点(即昭平基督教聚会点)。
截至2019年底,全市经批准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15处,其中基督教7处、佛教8处,其中属于“固定处所”类别场所13处、“寺观教堂”类别场所2处。全市有基督教信徒700多人、慕道友100余人,有佛教居士6000多人、信众近6万人。经自治区民宗委认定的基督教教职人员4人,其中牧师1人、传道员3人;佛教教职人员6人,其中比丘4人,比丘尼2人。
语言文字
贺州市是多语言地区,境内除汉语外,还有壮语、瑶语。汉语又因地主、族群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方言。八步区有本地话、客家话、铺门话、官话、九都话、坝佬话、鸬鹚话、开建话、怀集话等方言;钟山县有钟山话、官话、客家话、白话等方言;昭平县有土白话、官话、客家话、广东话、阳山话、船家话等方言;富川瑶族自治县有富阳话、民家话、梧州话、七、八、九都话、宝庆话等方言。除八步区、平桂区流行讲官话、白话、客家话外,其他县多流行讲一种方言,钟山县讲钟山话,富川瑶族自治县讲富阳话(官话)、昭平县讲昭平土白话。全市较为流行的方言主要是官话、白话(粤语)、客家话。官话主要在市内机关、城镇等流行;讲白话的主要在昭平县大多数乡镇,八步区的八步、贺街、信都等圩镇,钟山县的珊瑚、石龙、英家、清塘等圩镇及平桂管理区的平桂、望高、羊头等圩镇;讲客家话的主要在八步区的莲塘、桂岭等镇、平桂管理区的公会、沙田、黄田、望高、西湾等镇、钟山县的英家、清塘及昭平县部分乡镇;讲壮语的主要分布在八步区南乡镇、平桂管理区鹅塘镇及昭平县的走马乡、黄姚镇的部分壮族聚居行政村;其他地方的壮族大都已讲本地话。讲瑶语的盘族,自称“勉”、“土优”,主要分布在八步区、昭平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岭山一带。自称“炳多优”的平地瑶,主要分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和钟山县,大多数讲“七、八、九”都话,少数讲宝庆话或其他方言。壮语、瑶语都在民族聚居地方和本民族中使用,同时还会使用一种或几种通用的方言,其中除少数年长的长辈和妇女外,都会听、会讲普通话,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全市无论乡镇、县城还是城区以至家庭,大多数都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为主,兼用多种方言,全市通用汉字。
风景名胜
贺州是古代临庆国、临贺国、封中国所在地,境内出土的文物麒麟樽,是战国时期岭南文化发展的一个标杆。贺州主要生态自然旅游景区(点)有姑婆山、十八水原生态景区、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玉石林景区、钟山十里画廊、昭平大脑山茶场等;主要的温泉有贺州温泉、南乡温泉、里松温泉、黄花山温泉;客家建筑有八步区莲塘客家围屋、昭平樟木林石城;红色文化主要有英家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黄姚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图片来源:贺州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