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

【城市百科】南宁市-中国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

360截图20211124154041674.jpg

南宁,简称“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金融中心,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素有“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等美誉,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360截图20211125114502606.jpg

历史沿革 

南宁古属百越之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建晋兴郡,晋兴(今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朝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更名邕州,设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邕州路改名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宁得名始于此。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2月8日,南宁市被确定为广西省会;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自治区首府。

地理区位 

南宁区位优势突出,处于开放前沿。南宁位于广西中部偏南,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具有近海、近边,沿江、沿线“两近两沿”的特点,距钦州港约100公里、防城港约170公里、北海港约200公里,距中越边境约200公里,是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会城市。平陆运河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后,南宁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水路自邕江而上可至滇黔两省,顺流而下可直达粤港澳。

民族人口 

南宁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2020年末,南宁市常住人口为875.25万人。

资源优势 

南宁地处亚热带,地形地貌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均海拔76.5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1.7℃,年均降雨量1420毫米,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青山环绕、碧水常流,“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拥有青秀山风景区、大明山风景区等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39家;拥有顶蛳山遗址、昆仑关战役旧址、伏波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89处;拥有壮族歌圩、壮族三声部民歌、邕剧、宾阳炮龙节、壮族百鸟衣故事、广西粤剧(南派粤剧)、壮族三月三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行政区划

南宁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千米,现辖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区7个城区和横州市、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5个(市)县,设有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

交通便捷 

南宁拥有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多条高速公路直接贯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形成“一环六射三横”高速公路网络。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73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528公里,“二环十五射”的出区通边达海高速公路网络正在加快完善。

铁路路网日趋完善。南宁高铁以南宁为中心呈十字布局,形成南通北联,西进东融的高速客运十字骨架,已通达全国18个省会及直辖市(3个直辖市和15个省会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11个地级市。南宁国际铁路港一期建成运营,2020年,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开行166列、增长49.5%。2020年南宁市铁路客运量铁路旅客运输量2440.38万人。

空中航线不断织密。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累计开通航线205条,其中国内航线18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25条;累计通航城市124个,其中国内城市101个,国际及地区城市23个,打造了基本覆盖东盟和国内主要城市的“东盟通”和“省会通”航线网络格局。

水路运输方便快捷。南宁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亿吨级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枢纽,上行可至中越边境及贵州、云南,顺流而下2000吨级船舶可经西江和珠江直达粤港澳。

轨道交通加快推进。2016年,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南宁成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目前,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开通运营,南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08公里,南宁市形成“井字形”轨道交通网络框架。

360截图20211124141211271.jpg

宜居城市

绿城品质不断提升。新增功能齐备的琅东公园,“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展现,城市绿道串连城市生态板块,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南宁市获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优秀试点城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清厢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建成使用,“老南宁·三街两巷”成为网红打卡地。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南宁蓝”保持常态。重点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城市水质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会址南宁园博园成为首府绿色新地标。南宁森林面积达115.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78%;2020年全市建成区(不含武鸣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07%、43.04%和12.34平方米/人。

政策优势

南宁市享有“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等多重政策,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历史沿革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属百越之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建晋兴郡,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历经1700年春秋变幻。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32年),更名邕州,设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邕州路改名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南宁得名始于此。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1月,南宁建市,同年2月8日被确定为广西省会;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首府。

地理环境

南宁区位优势突出,处于开放前沿。南宁位于广西中部偏南,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具有近海、近边,沿江、沿线“两近两沿”的特点,距钦州港约100公里、防城港约170公里、北海港约200公里,距中越边境约200公里,是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省会城市。平陆运河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后,南宁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水路自邕江而上可至滇黔两省,顺流而下可直达粤港澳。

经济发展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有效应对多重考验,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生产需求全面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908.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4.57亿元,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940.55亿元,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643.03亿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5%。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生猪产能基本恢复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57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6.7%。蔬菜产量490.59万吨,同比增长4.4%;水果产量253.01万吨,增长17.2%,其中香蕉产量50.81万吨、增长0.3%,火龙果产量24.51万吨、增长27.7%;家禽出栏12575.62万羽,增长0.1%;水产品产量15.62万吨,增长5.7%。生猪出栏344.96万头,同比增长44.6%。全社会木材采运量合计567.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5%。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主要产品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0%,两年平均增长7.9%;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8.1%。从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较大的五个行业,除了非金属矿业制品业产值下降4.9%,其他四个行业均实现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5.6%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6%,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30.5%、16.2%、25.8%。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13.4%。从产品看,主要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纸浆和机制纸产量同比增长48.9%,人造板、小型拖拉机、乳制品和化学试剂分别增长43.7%、42.1%、34.4%和32.3%。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产销率96.9%,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5亿元,同比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9.8%。

服务业稳步复苏

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9.6%,两年平均增长7.5%;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6.6%;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0.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9.1%,两年平均下降0.8%。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20.23亿元,同比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15.8%。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58.2%、40.5%、25.5%、23.6%。

市场消费快速增长

升级类商品销售势头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5.82亿元,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1.7%。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03.79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93.5%,同比增长1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03亿元,同比增长10.7%。从消费类型看,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超七成商品类别实现正增长,其中7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98.6%;烟酒、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0.4%、36.2%、35.7%、30.6%。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2%,两年平均增长42.2%。据邕州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88.82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进口总值487.23亿元,增长29.2%;出口总值401.58亿元,增长19.0%。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7%;民间投资增长2.5%,两年平均下降2.5%。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7%,两年平均增长11.8%;制造业投资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24.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4.7%,两年平均增长64.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7%,两年平均增长1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7.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4.2%。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18.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

金融信贷支撑有力

据市财政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收入666.74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31.33亿元,增长10.7%;税收收入210.41亿元,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1.86亿元,同比增长4.0%。财政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464.5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2%,同比增长4.4%。其中,科学技术、教育、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7.5%、14.8%、62.5%。

据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统计,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248.27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61.48亿元,增长9.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414.14亿元,同比增长12.6%。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延续了较快增长态势,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全市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进一步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南宁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欧阳雪】

杨瑛:退役军人扎根乡土 打造玫瑰茄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童坊镇自2017年引入玫瑰茄种植激励性扶贫项目后,这一颗颗“植物红宝石”就如同洛神于岩之畔驻足绽放,为童坊的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杨瑛说:“接下去,我们计划全面提升药食同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实现产、研、销一体化,从而保证种植户种有所收、种有所获,让玫瑰茄和姜黄种植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长沙县聚焦项目建设冲刺全年目标 谋划“十五五”开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全力冲刺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会议听取全县省市县区重点项目推进、明年项目谋划工作情况,围绕项目建设提速增效逐一分析难点堵点,研究推进举措,对做好下一步

跨界融合 艺术赋能 ▏安溪插花艺术培训探索“花卉+藤铁”产业新路径

11月1日至2日,由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林业局主办,安溪县花卉园林协会与师竹轩职业培训学校共同承办的“安溪县插花艺术培训”成功举行。本次培训特邀知名花艺专家陈荣顺亲临授课,聚焦“岁时清供摆件艺术”与花卉文化的深度融合,并积极探索其与安溪传统藤铁工艺的创新结合

湘潭县委书记王利赴粤招商 聚焦攻坚扫尾既有项目、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10月30日至31日,湘潭县委书记、天易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利率队赴深圳、广州开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聚焦"攻坚扫尾既有项目、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双目标,实地考察国泰达鸣精密科技集团等4家重点企业并拜访深圳湘潭商会,县领导刘永志、欧阳钧随行参与。在深圳国泰达鸣精密科技集团,王利与董事长吴健宏深度回顾2025年3月以来5次对接成果,明确将以"全流程专业服务"保障项目用地及要素供给

聚焦产业发展堵点难点 湘潭县加快培育湘莲特色产业

聚焦湘莲产业发展堵点难点,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县委副书记、县长宋任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县领导叶理驰、马立、蔡剑锋、张拥军参加。会议听取了花石镇关于湘莲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各参会单位负责人围绕湘莲产业园规划、政策支持、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发言。与会领导就进一步推动湘莲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

浏阳召开西区六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锚定“一轴三区三带”格局打造新增长极

10月27日,湖南浏阳市召开西区六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出席会议强调,西区六镇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系统谋划,紧紧围绕构建“一轴、三区、三带”发展格局、打造浏阳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增强比学赶超意识,以争先劲头彰显担当、多作贡献,持续提升在浏阳经济版图中的能级和地位。肖正波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智飞蓝天 创领未来 | 龙江县首届无人机赛“飞”出低空经济新动能

旋翼破空的嗡鸣划破晴空,智能镜头精准锁定目标。10月25 日,“智飞蓝天 创领未来”龙江县首届无人机技能挑战赛在县人民公园热血开赛。这场由龙江县总工会主办、龙江县公安局精心承办的科技盛宴,汇聚14名社会各界精英选手,以移动目标搜寻、野外目标搜寻两大硬核科目,上演了一场“空中 F1”般的精准对决,为县域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上午

醴陵明月镇打好农村饮水安全“突击战” 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自全省启动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突击战”后,醴陵市明月镇狠抓贯彻落实,对标上级精神严格部署安排,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积极破解一批制约群众饮水安全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辖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是提高站位,严格落实责任。

邵东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奖 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中共湖南省委县域经济工作协调小组发文通报2024年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监测结果,邵东市凭借在新型工业化主导型县域发展中的卓越表现,获评“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县(市)”,成为全省获此殊荣的5个县(市)之一。此次获奖是对邵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战略蓝图,纵深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肯定。202

湖南茶陵县政府换届 新任县长朱毅强:坚决担当作为,聚力发展不停步

10月21日上午,湖南茶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朱毅强新当选为茶陵县人民政府县长。茶陵县委书记杨红兵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唐杰出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文龙主持大会,县政协主席刘晓伟出席。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还有谭小勤、李爱斌、尹兰青、杨军、谭湘林、龙宋平等大会主席团成员。朱毅强作就职发言。他表示,要坚定政治方向,做到“紧跟党走

福建长汀首颁林下经济不动产权抵押登记证明:撬动林业改革 铺就“两山”转化新路

近日,福建龙岩长汀县成功颁发首张林下经济不动产权抵押登记证明,助力佳梅生态农业公司获得300万元林权质押贷款。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长汀县在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破解林农融资难题上迈出关键一步,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长汀经验”。长汀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长期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福建连城塘前乡:“135”驱动招商兴业 多元服务助力项目“扎根”

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提速、招商引资提效、发展环境提优、政策资金争取提量、乡村振兴提质“五大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推动连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以来,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紧紧围绕县委“135”工作部署,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创新招商模式、优化营商

“三亮”领航垦地共建 黑龙江克山县谱写乡村振兴丰收新篇

金秋时节,克山县曙光乡沃野流金,机声隆隆。在克山县委“三亮”主题活动引领下,曙光乡与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的垦地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一幅以“党建红”引领“科技绿”、促动“丰收黄”的壮美画卷在田野间铺展。“三亮”引领,筑牢合作根基曙光乡党委将“三亮”主题活动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强劲引擎,精准对接北大荒集团先进生产模式。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一线服

克山县包装印刷产业园C区正式投运 打造区域产业新引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第二届包装印刷企业供需对接会暨产业园C区开园开机仪式日前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克山县国源包装有限公司和金源包装有限公司主办,吸引了省市相关领导、45家企业代表及行业协会嘉宾参会,标志着克山县包装印刷产业迈入“强链补链、集群发展”的新阶段。政企协同共绘产业蓝图仪式现场,彩旗招展,气氛热烈。黑龙江省工信厅、黑龙江省包

常德县委书记黄伟雄调研高新区新开工投产项目 强调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集聚

黄伟雄深入项目现场和生产一线,问需求、解难题、鼓干劲。他强调,坚定不移把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黄伟雄调研立耀运动针纺生产线项目鼎积电子非晶纳米晶磁芯加工生产线、昱昇耳机二期线材及外壳生产线、锦联康电子连接器扩建搬迁项目均属于人

渌口税务:绿色税制助发展 税务领航促升级

午后的阳光洒在华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的处理厂区内,运输车正有序卸载着从周边区域运送来的生活垃圾,伴随着分拣车间内机械破碎、筛分的低鸣,杂乱的生活垃圾经过一系列的无害化处理后逐渐化作的替代燃料,缓缓进入高温水泥窑内,在烈焰中完成一场“变废为宝”的蜕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