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云南老旭甸:远古植物遗骸垒就的“化石村”(图)



在北回归线这个神秘的纬度附近,有着颇多传奇。这条线穿越云南红河州石屏县,在大山深深的褶皱里,隐藏着一个奇特的小村庄 “老旭甸”。因这个小山村的房屋、院墙,甚至猪圈、灶台等都由远古植物的遗骸垒就,又被人称作“化石村”。



从外观上看,这座村庄和其它滇南山村并无特别的视觉差异,清一色土掌房,高低错落在山坡上,整个村庄被绿荫笼罩。村子里有300多口人,传说是几百年前,一支从南京迁徙至此的周姓人后代。



这个村从几百年周家始祖移民至此开始,便从附近的山崖上专门开凿这样的石头,一代又一代,建成了这个村庄。穿梭其中,斑驳石墙上不仅能看见树叶、树枝,甚至能发现蚌壳、螺壳等动植物的化石。据考证,这些化石距今已有3.75亿年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老旭甸是一个汉族村庄,而周围大山中大部分居住的是彝族、哈尼族。因此,老旭甸的房屋没有采用汉族传统的砖瓦木结构,而是因地制宜吸收了当地彝族房屋的建造方法,采用了平顶的土掌房形式,完全与当地自然融为一体。



石墙上的树叶化石,叶脉清晰可辨,如同被精心镶嵌在上面,整面墙都是由类似树叶、珊瑚等化石筑成。当地是喀斯特地貌,那些含碳酸钙的水溶液和森林一起蒸发凝结,后来的土层又将他们掩埋起来,年代久远了,树叶就以这样特殊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子里的每堵墙就像一副难得的化石屏风。除正房是化石房外,甚至厕所、畜圈也都成了化石的世界。



一位老人在自家凉台上抽着水烟。村里人介绍,用化石建房子,是因为“石灰石太坚硬,要用凿子打,太费工时,而化石在加工为石料时只需简单用斧头砍木料一样砍出形状来就可以使用。”



建房用的化石保持着天然形状,极不规则,但利用人工很巧妙地让它们咬合在一起。石与石间不用任何黏合剂,却在岁月的揉搓下,越来越牢固——因为化石中的有机物在雨淋日晒下已溶化成某种天然的黏合剂。这种夹杂着石灰岩的化石建筑,修建几年后,便溶化黏结成为一体,即便栋梁断,屋顶坍塌,墙壁依然完好矗立。



村中建筑的布局很有趣,虽然每家每户都各自有门窗,但是村中其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是相连在一起的。建房用的化石材料有些象火山浮石一样多孔而松软,但其实它同样非常坚固。多孔的属性,同时也使得房屋冬暖夏凉,通风透气。



村民正在村中的水源地中洗菜,这里是个泉眼,也被称作:“老塘”。


“老塘”的上方是一个一米见方的龙王庙,传承着村民们的朴素信仰。



老旭甸村中的汉族中老年妇女大多梳着两条黑黑的长辫子,中午饭是米饭就几块腊肉和少许酸菜,简单几样,就是村民的常态食谱。



在一个旮旯里,突然听得一间房子里人语喧哗。进去一看,原来是主人杀了一头猪,正在宴请亲友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十个男人围着一桌子肉菜正在喝酒,足有一米长的烟筒,在席间不时地传递着。男主人叫周永康,40多岁,热情得不得了,已到中午,随便进入哪户人家,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呼你吃饭,让人盛情难却。



与中国多数的乡村一样,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剩余的是中老年男人和妇女儿童。


另外一户人家,一对夫妻在厅堂间挑拣番薯。



屋外开阔而平坦的房顶是晾晒粮食的好场所。



村民周艳正在自家二楼的屋顶上收拾晾晒的辣椒和南瓜子。



几个小孩子在屋顶上玩气球,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外面打工。



一位村民从化石建的厕所里挑大粪去浇菜。


纯绿色有机肥,让附近菜园里的青菜长势喜人。



老旭甸村所处的山区土地还是非常贫瘠,当地为典型的特困山区乡,村民所种的庄稼比较单调,主要是一些玉米,豆类和烤烟。



当夕阳西下,炊烟四起,牛羊开始归圈,家畜叫声也此起彼伏。



村民背着一筐新摘的青菜,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里的人们周而复始的种地、养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事无争。



在村子的后山,有一片红色山崖,上面几乎全部是化石,其中大部分是树叶和树枝的化石,也有水生物化石。村里人介绍,这里是村子的采石场,挖出的石头用来砌墙,挖出的土就用于铺地板、捶房顶,老祖先叫这些土为“天生水泥”,几百年都如此。现在,当地政府已提出保护,化石不容许再乱采,老旭甸的化石房屋就更显得珍贵了。


【责任编辑:孙晓曼】

醴陵市创新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中经联播讯 “原以为要打官司耗半年,没想到3天就敲定方案,还减免了罚息,一举解决了企业后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握着调解协议,醴陵某电瓷配件厂负责人李先生感慨不已。这场45万元不良贷款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醴陵市综治中心运行9个月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瓷都大地绘就平安和谐法治新“枫”景 的生动写照。

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题学习“十五五”规划建议 系统谋划退役军人工作新发展

11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巡听旁听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会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主持,局党组成员、区管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兵支书”邓达锋:情理法交融,绘就乡村法治新画卷

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在基层治理中的“多面手”——羊古岭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邓达锋。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人,邓达锋曾身披戎装,在部队里锤炼意志、锻造作风,将“守土有责、凡事讲章法”的军人本色深深烙印在骨子里。退役后,他选择回到乡村一线,以“兵支书”的身份,扛起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重担。

重阳敬老话发展 湘潭县老干部建言献策莲乡新蓝图

10月29日,湘潭县举行老干部代表“庆重阳”活动,县委书记王利,县委副书记、县长宋任飞与大家同庆佳节,共话发展。县领导陈李理、陈卫兵、谭捍卫、刘永志、庞果、李佳谕、傅耀出席。当天,老干部们来到湖南新大粉末冶金技术有限公司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车览了下摄司大桥,并参观了“我赞湘潭新成就”老干部书画作品展。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老干部们聆听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石亭镇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行动 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近日,醴陵市石亭镇人民政府以“高质量服务年”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主动靠前、精准施策,深入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帮扶活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期间,镇党委书记邓实奇带队深入众晨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实地了解生产经营状况,现场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两学两强转作风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打造山城园林绿化新蓝图

以“学理论、学技能,强党性、强本领,转作风”为核心抓手,将“两学两强转作风”融入绿化增质、管护提效、服务惠民、“城乡管理提升年”全过程,在山城逐渐绘就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奏响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学理论铸绿魂,锚定生态建设“定盘星”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支部理论

厦门启动“应急执法大家谈”系列活动 以案例复盘促执法规范化建设

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扎实推进“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应急执法战斗力,结合基层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办好群众身边事实工作,10月17日,厦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首期“应急执法大家谈”正式开讲。

银幕上的血色记忆,化作沙建镇干部肩头的时代担当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10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组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各驻村工作队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等60多人到华安华佳影院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731》两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此次观影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 传承华安精神”为主题。电影《南京照相馆》聚焦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

认领一亩田,守护粮安全 蕉城区卫健局主题党日耕出初心与担当

10月11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卫生健康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虎贝镇岩柄村、百丈岩等地,开展四下基层“我在宁德有亩田”暨“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闽东精神”凝心铸魂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良田认领活动,亲身感受农耕劳作,以实际行动助力粮食安全。

福建漳浦县“四下基层、三进三访”:给基层“松绑”,为项目“护航”

聚焦基层治理与重点项目难题,通过干部下沉一线,推动多领域工作破局。巧借外力 为基层降本增效此前,漳浦县自然资源局在开展“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过程中,发现漳浦县基层一线在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中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佛昙镇岱嵩村300亩虾池需确权办证给村委会,却缺失关键海洋监测数据,重新开展

邵东市界岭镇:双节坚守护平安,干部担当暖民心

镇村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网格化值守、重点场景防护、隐患排查宣传中织密民生“安全网”,让全镇群众在祥和氛围中欢度佳节。网格化巡查无空档,值班覆盖全领域。为打通安全防护“最后一米”,界岭镇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

厦门市海渔执法支队开展专题培训 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

全面承接并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着力锻造专业化海洋执法队伍,9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开展新增涉海职能业务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安排海洋执法大队业务骨干走上讲台,通过全面梳理相关职责及法律法规,内挖理论深度,外延实践案例,与队员们充分地交流探讨,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紧扣"实用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原则,以权责清单为核心,重

长汀县多地举行烈士纪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大同镇、馆前镇、南山镇、四都镇、三洲镇、庵杰乡、宣成乡、羊牯乡、红山乡等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号召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在全县营造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