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城市百科】临沧市-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

360截图20211124141211271.jpg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国土面积236.20万公顷,其中,山区面积占97.5%,辖1区4县3民族县,总人口225.8万,其中彝、佤、拉祜、傣、布朗等23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22%。

临沧区位独特。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全市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300公里,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双方群众经贸交往历史悠久,是中缅群众世代友好往来的重要驿站和要冲。临沧是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把临沧孟定作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提出建设滇缅铁路的构想并开始实施,虽因历史原因停建,但充分体现了临沧孟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陆路距缅甸腊戍149公里,距皎漂888公里。临沧肩挑两洋、纵贯南北,被称为第三欧亚大陆桥。临沧向东,经建设中的玉临高速公路至文山至广西防城港,连接珠江经济圈;向西,从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经缅甸腊戍到皎漂港,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向北,经建设中的大临铁路至大理至四川攀枝花,连接长江经济带进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向南,经陆路或澜沧江—湄公河航线出境,进入大湄公河次区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国际通道,南北连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构架”的中心节点,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最近的通道。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是云南、西南乃至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直通印度洋的最便捷、最平坦、最短、最有可能最快建成的陆上通道。

临沧生态良好。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森林覆盖率达70.2%,空气优良率100%,年平均气温18.5℃。群山叠翠、四季恒春,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是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2014年,沧源县被国际旅游协会授牌国际旅游度假区。

临沧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乡四都四地四城”。

第一个“四”,是“四乡”。

——古茶之乡。临沧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有3200年树龄的香竹箐古茶树,野生古茶树群落80多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1万亩,采摘茶园150万亩,茶叶产量13.6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是滇红茶、普洱茶原产地,有“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等美誉。

——药材之乡。独特的气候、茂密的森林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滇重楼、茯苓为代表的生物药材储量达6.2亿公斤以上,中医药产业产值16亿元。

——美食之乡。临沧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11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以鸡肉烂饭、牛干巴等为代表的佤王宴,以牛撒撇、江笋煮江鱼等为代表的傣王宴等独具特色的美食。

——温泉之乡。临沧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温泉出露最多,温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境内出露温泉100多个,最高水温达98度,最大流量达60升/秒。

第二个“四”,是“四都”。

——恒春之都。北回归线横穿南部(距双江自治县城5公里,海拔990米),年均气温18.5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恒春之都,避暑避寒胜地。

——阿佤之都。全国有42万佤族,临沧就有24万,占了全国的60%,有距今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有保存最为完整的翁丁佤族原始村落,《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源于临沧。

——锗矿之都。锗矿储量1400多万吨,全国第一,是世界“锗都”。

——高岭土之都。高岭土储量1000多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2.7%,全省第一。

第三个“四”,是“四地”。

——通道之地。临沧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云南省“五出境”通道之一,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通道之地。由临沧往东,到达太平洋防城港1232公里;由临沧往西,经缅甸至印度洋皎漂港888公里;由临沧往北,经大理至四川攀枝花538公里,直达成渝经济圈;由临沧往南,经513公里,直达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一带一路”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边贸之地。临沧与缅甸山水相连,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有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无天然屏障,沿边一线聚集着10多万边民,是对缅开放的边贸之地。

——游学之地。临沧民族文化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有10类500多项旅游资源,已列入国家级6项、省级15项,是适宜旅游休闲、科学考察、社会调研、课题研究、民俗体验的游学之地。

——康养之地。临沧水绿山青,四季恒春,湿度适中,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丰富,绿色食品、生物药业、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有荣康达茶庄园、碧丽园茶庄园、云澳达坚果庄园、凌丰咖啡庄园等为代表的42个庄园,是洗肺、养胃、好睡的康养之地。

第四个“四”,是“四城”。

——水电之城。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以澜沧江、怒江为代表的1000多条江河在境内蜿蜒奔流,水资源量16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00万千瓦以上,已开发700万千瓦,建有三座百万千瓦电站,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水电之城。

——森林之城。森林覆盖率达65.5%,是“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坚果之城。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27万亩,占全世界的52%。

——微电影之城。临沧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一座新兴的亚洲微电影之城正在崛起。

202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82亿元,增长8.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5亿元,增长16.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87亿元,增长25.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4479元、6991元,分别增长11.0%、14.2%。

历史沿革

临沧市西汉属益州郡徼外哀牢地。东汉、蜀汉、晋属永昌郡。唐属永昌节度地。宋属永昌府。元置顺宁土府、镇康路、孟定路、谋粘路。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辖区内部分土府、土州相继改土归流,置顺宁府,领地“东180里交蒙化界,西280里至永昌府湾甸州土司界,南480里至孟定府界,北420里至永平县界”。府辖广邑州(今昌宁西部)、大侯长官司(云县)、勐缅长官司(临翔)、耿马、右甸。至民国2年(1913)废顺宁府。民国初年,由清代州、厅延续下来的县有顺宁、镇康、缅宁、云县。沿边地区无条件设县的地方设弹压委员,直隶省道。至民国3年(1914)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区内有沧源行政委员和耿马行政委员。民国18年(1929)设立双江县,即将澜沧县属上改心县佐和缅宁县属四排山县佐裁撤后,合并勐勐(双江)土司地为双江县。民国23年(1934)置沧源设治专员,民国26年(1937)改为设治局。耿马原属顺宁县辖土司地,民国28年(1939)设耿马设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缅宁、云县、顺宁归大理专区;镇康、双江、耿马归保山专区;沧源归普洱专区。1952年10月,内务部批准设缅宁专区,辖缅宁、双江、耿马、沧源4县,次年将镇康县划入。此时,辖区人口44.34万人。1953年3月,设立大雪山工作委员会和生产治安委员会,直属专署,含今永德县的蚂蝗箐、芹菜塘、曼崃、岩房、大平掌、富祥和耿马县的香竹林、班控、关木林。195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耿马县,设立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1954年,经内务部批准,将顺宁更名为凤庆县,缅宁县更名为临沧县,同时将缅宁专署更名为临沧专署。1956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凤庆县、云县从大理专区划出,归临沧专区所辖。1958年9朋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沧源县设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59年1月,大雪山区划归镇康县辖。196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耿马傣族佧佤族自治县,设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9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沧源佧佤族自治县,设立沧源佤族自治县。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镇康分县,增设永德县。1964年2月28日,新的永德县成立,治所德党镇;新的镇康县治所先驻忙丙,后迁凤尾坝。2001年12月20日,国家民政部批准镇康县城迁至南伞。2002年2月28日,镇康县城搬迁工程在南伞正式启动。2005年5月29日,镇康县城搬迁启动正式开始,至年底基本实现搬迁。

1958年10月,撤区建立人民公社中,双江与临沧合并,成立临双县;凤庆与云县合并,成立云凤县。1959年底,又恢复4县建制。此后,县的建制趋于稳定。全区为临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沧源、耿马8县。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双江县改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03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

2020年,临沧市辖临翔区(县级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8个县(区)7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镇32个,乡43个(民族乡13个),街道办理处2个;2020年有行政村(社区)945个,其中行政村889个,社区56个。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临沧市辖1区7县(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77个乡(镇),行政村(社区)945个,其中行政村876个,社区69个,市政府驻临翔区世纪路。

地理环境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98°40′至100°32′,北纬23°05′至25°03′之间,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东邻普洱市,北连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290.79千米,国土面积2.4万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地距省会昆明598千米。

地形地貌

临沧市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全境重峦叠嶂,群峰纵横。境内最高点为海拔3429米的永德大雪山,最低点为海拔450米的孟定清水河,相对高差达2979米。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并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

气候

临沧市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四季之分不明显,但干雨季分明,雨水较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个小时以上。全市可划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六个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7.3℃,无霜期317~357天,年均降雨量920~1750毫米,年均日照1894.1~2261.6小时。具有光热资源充足、四季差异不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降水充沛、立体气候显著的特点。

360截图20211124154041674.jpg

经济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十三五”圆满收官,大临铁路建成通车,临沧正式进入动车时代,脱贫攻坚交出满意答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821.32亿元, 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3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03.84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375.14亿元,增长3.9%。

非公经济稳定发展。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8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5.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4.78%。

符合政策生育率82.90%,综合节育率83.08%。

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5万人,比上年增长6.6%;城镇登记失业率3.56%,比上年增加0.3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0.1%,衣着下降2.1%,居住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4%,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9%,医疗保健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1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0.7%,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0.7%。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完成2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实现36.9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8县(区)、28个贫困乡(镇)、56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208.34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17.48亿元,增长0.1%;牧业产值131.07亿元,增长7.8%;渔业产值7.24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2.95亿元,增长5.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8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02%,粮食产量104.00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13.64万吨,增长1.4%;秋粮产量90.37万吨,增长1.3%。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1.96万吨,下降2.3%;小麦产量5.15万吨,增长0.4%;玉米产量64.96万吨,增长3.2%。

全年油料种植面积1.27万公顷,增长2.2%,油料产量2.58万吨,比上年增长2.8%;甘蔗种植面积6.79万公顷,下降5.9%,甘蔗产量476.70万吨,下降0.9%;蔬菜种植面积3.95万公顷,增长7.0%,蔬菜产量86.39万吨,增长9.0%;年末茶园面积11.01万公顷,增长5.5%,茶叶产量14.65万吨,增长4.6%;烤烟种植面积1.99万公顷,增长2.4%,烤烟产量3.80万吨,增长0.9%;核桃种植面积48.35万公顷,下降0.1%,核桃产量26.89万吨,增长6.1%;澳洲坚果种植面积16.01万公顷,增长 4.0%,澳洲坚果产量2.78万吨,增长40.6%;咖啡豆种植面积2.50万公顷,下降1.8%,咖啡豆产量1.70万吨,下降4.2%;橡胶面积6.62万公顷,下降0.1%;橡胶产量4.90万吨,增长3.4%;园林水果面积3.15万公顷,增长0.7%,水果产量(含果用瓜)20.55万吨,增长3.5%。

全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47.2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12千公顷;有效灌溉率达55.3%,提高1.17个百分点。水利工程供水量84406万立方米,减少136万立方米:农业灌溉68726万立方米,增加686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全市退出2个煤矿,退出产能30万吨。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0.21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下降4.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23.2%。轻工业下降4.8%,重工业下降3.8%。

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16.9%;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下降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0.0%;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3.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下降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7.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2.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7.15亿元,比上年下降7.1%;实现利润16.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0%;利税总额25.60亿元,比上年下降6.8%。企业资产负债率66.3%,比上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

全市有工作量的本地建筑施工企业96个,比上年增加6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四、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10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99.51万辆(不含拖拉机),比上年增长4.3%,其中,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增长12.6%。航空旅客吞吐量78.61万人次(含沧源机场),比上年下降2.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40亿元,比上年增长9.2%;有固定电话9.70万部,比上年下降2.3%;移动电话用户260.96万户, 比上年增长2.2%;移动宽带用户226.47万户,比上年增长14.2%。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73.13万件,比上年增长51.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02亿元,比上年下降6.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76亿元,比上年下降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3.26亿元,比上年下降6.0%。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46.06亿元,比上年下降6.8%;商品零售270.96亿元,比上年下降6.2%。

六、固定资产投资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2.3%,比上年上升168.6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0%,比上年上升2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6,比上年下降 11.3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7.1%,完成投资占全市总投资15.8%。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67.6%。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1.9%;房屋施工面积406.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1万平方米,增长10.4%。

七、对外贸易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4.88亿元, 比上年下降9.6%。其中,进口总额35.51亿元,比上年下降14.5%,出口总额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0.9%。

八、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5.6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税收收入25.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2.4%。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完成13.87亿元,增长7.4%;企业所得税完成1.30亿元,增长19.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69亿元,下降29.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7.66亿元,下降2.3%;交通运输支出10.06亿元,增长259.4%;农林水支出52.07亿元,增长40.1%。

九、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9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单位存款308.16亿元,增长17.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2.35亿元,增长15.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短期贷款172.06亿元,增长12.5%;中长期贷款440.24亿元,增长13.1%。

全年各类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寿险、健康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62亿元,下降0.9%;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96亿元,增长8.6%。

十、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4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94元,比上年增长4.3%。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8.74万人,增加2.8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0万人,增加0.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8.74万人,增加2.31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0.84万人,增加0.5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5.64万人,增加1.05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30.79万人,增加1.4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51万人,增加0.5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4.28万人,增加0.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1.78万人,增加0.16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41个,比上年增加24个;有床位11362 张,比上年增长3.5 %。拥有集中供养福利机构机构47个(含城市公办4个、其他43个),比上年增加6个;有床位3326张(含城市公办及其他),比上年增长13%。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户,有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3户。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31项,申报专利546件,获得授权287件,有效发明专利86件。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152所,其中:高等学校1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中等职业学校21所(普通中专3所,技工学校1所,成人中专8所,职业高中9所;普通中学126所(普通高中23所,初级中学91所,九年一贯制12所);小学832所,教学点177个;幼儿园991所;特殊学校4所。各级各类学校目前在校生数484913人,其中:基础教育学生420940人,含幼儿园82540人,小学203966人,初中89523人,普通高中43838人,特殊教育学校1073人;中等职业学校52179人,含普通中专7208人,成人中专全日制学生607人,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33034人,职业高中5963人,技工学校5367人;高等教育11794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7083人,其中:基础教育专任教师25748人,含幼儿园专任教师3222人、小学(含教学点)专任教师12095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450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622人、完全中学专任教师4967人、高级中学专任教师205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131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948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387人。

十二、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2020年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10个,图书馆9个。拥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85座(数字转播),其中:大座电视转播发射台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99.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国内外旅游者人数1882.1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0.8%。其中:海外旅游者人数12.3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2.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5.31亿元, 比上年下降45.5%。其中:外汇收入3049万美元, 下降82.2%。

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361个,比上年增加2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58万人,比上年增长6.7%;实有床位1.41万张,比上年增长0.5%;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45万人,增长11.3%。

全市运动员参加国家及省级各类竞技体育比赛,获奖牌95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36枚,银牌17枚,铜牌41枚。

十三、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森林覆盖率70.20%,比上年增加1.72个百分点。

全年平均气温19.3℃ ,日照2260小时,降雨量1183毫米,相对湿度71.5%。

2020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0起,比上年下降19.2%,死亡89人,比上年下降23.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52起,比上年下降33.3%,死亡58人,比上年下降28.4%;工矿商贸事故28起,比上年增长33.3%,死亡31人,比上年下降13.9%。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年报统计数据以《临沧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020年常住人口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含“十二类”车辆,以前年度不含。

(图片来源:临沧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欧阳雪】

醴陵市创新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中经联播讯 “原以为要打官司耗半年,没想到3天就敲定方案,还减免了罚息,一举解决了企业后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握着调解协议,醴陵某电瓷配件厂负责人李先生感慨不已。这场45万元不良贷款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醴陵市综治中心运行9个月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瓷都大地绘就平安和谐法治新“枫”景 的生动写照。

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题学习“十五五”规划建议 系统谋划退役军人工作新发展

11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巡听旁听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会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主持,局党组成员、区管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兵支书”邓达锋:情理法交融,绘就乡村法治新画卷

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在基层治理中的“多面手”——羊古岭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邓达锋。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人,邓达锋曾身披戎装,在部队里锤炼意志、锻造作风,将“守土有责、凡事讲章法”的军人本色深深烙印在骨子里。退役后,他选择回到乡村一线,以“兵支书”的身份,扛起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重担。

重阳敬老话发展 湘潭县老干部建言献策莲乡新蓝图

10月29日,湘潭县举行老干部代表“庆重阳”活动,县委书记王利,县委副书记、县长宋任飞与大家同庆佳节,共话发展。县领导陈李理、陈卫兵、谭捍卫、刘永志、庞果、李佳谕、傅耀出席。当天,老干部们来到湖南新大粉末冶金技术有限公司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车览了下摄司大桥,并参观了“我赞湘潭新成就”老干部书画作品展。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老干部们聆听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石亭镇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行动 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近日,醴陵市石亭镇人民政府以“高质量服务年”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主动靠前、精准施策,深入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帮扶活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期间,镇党委书记邓实奇带队深入众晨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实地了解生产经营状况,现场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两学两强转作风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打造山城园林绿化新蓝图

以“学理论、学技能,强党性、强本领,转作风”为核心抓手,将“两学两强转作风”融入绿化增质、管护提效、服务惠民、“城乡管理提升年”全过程,在山城逐渐绘就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奏响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学理论铸绿魂,锚定生态建设“定盘星”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支部理论

厦门启动“应急执法大家谈”系列活动 以案例复盘促执法规范化建设

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扎实推进“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应急执法战斗力,结合基层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办好群众身边事实工作,10月17日,厦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首期“应急执法大家谈”正式开讲。

银幕上的血色记忆,化作沙建镇干部肩头的时代担当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10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组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各驻村工作队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等60多人到华安华佳影院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731》两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此次观影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 传承华安精神”为主题。电影《南京照相馆》聚焦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

认领一亩田,守护粮安全 蕉城区卫健局主题党日耕出初心与担当

10月11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卫生健康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虎贝镇岩柄村、百丈岩等地,开展四下基层“我在宁德有亩田”暨“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闽东精神”凝心铸魂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良田认领活动,亲身感受农耕劳作,以实际行动助力粮食安全。

福建漳浦县“四下基层、三进三访”:给基层“松绑”,为项目“护航”

聚焦基层治理与重点项目难题,通过干部下沉一线,推动多领域工作破局。巧借外力 为基层降本增效此前,漳浦县自然资源局在开展“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过程中,发现漳浦县基层一线在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中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佛昙镇岱嵩村300亩虾池需确权办证给村委会,却缺失关键海洋监测数据,重新开展

邵东市界岭镇:双节坚守护平安,干部担当暖民心

镇村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网格化值守、重点场景防护、隐患排查宣传中织密民生“安全网”,让全镇群众在祥和氛围中欢度佳节。网格化巡查无空档,值班覆盖全领域。为打通安全防护“最后一米”,界岭镇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

厦门市海渔执法支队开展专题培训 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

全面承接并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着力锻造专业化海洋执法队伍,9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开展新增涉海职能业务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安排海洋执法大队业务骨干走上讲台,通过全面梳理相关职责及法律法规,内挖理论深度,外延实践案例,与队员们充分地交流探讨,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紧扣"实用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原则,以权责清单为核心,重

长汀县多地举行烈士纪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大同镇、馆前镇、南山镇、四都镇、三洲镇、庵杰乡、宣成乡、羊牯乡、红山乡等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号召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在全县营造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