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城市百科】保山市-全国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茶种植基地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市府所在地距昆明498公里,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毗邻,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约占92%。辖隆阳、腾冲、施甸、龙陵、昌宁1区1市3县,有7个街道、34个镇、34个乡,常住人口243.1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9%,有彝、傣、白、傈僳、布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

——区位优势独特。保山地处滇西咽喉,自古就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2300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蜀身毒道,经保山连接环印度洋地区。腾冲被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是“胡焕庸线”的西南端。经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到印度雷多的陆路全程不到600公里,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保山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自古交往密切,有华侨、侨眷、归侨50余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历史文化厚重。保山是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滇西文献名邦”,一部《大众哲学》唤醒亿万民众,一场滇西抗战彪炳史册,一座和顺图书馆传承百年,一副永子围棋堪称国宝。明代状元杨慎在保山戍边30余年,留下千古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培养出“杨门七子”等一大批本土人才,为云南与中原文明融合作出重要贡献。

——自然资源富集。有万亩以上坝子64个,土地肥沃,耕作历史悠久,素有“滇西粮仓”之称,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蔗糖、烟草、畜牧、林果、咖啡、茶叶生产基地,小粒咖啡和香料烟世界闻名。有主要矿产资源56种,南红玛瑙、腾冲翡翠、龙陵黄龙玉名扬海内外。温泉遍布全市,共有地热泉田240多处,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富集地。

——生态环境优越。年平均气温16℃,气候温润、四季如春。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极具典型性,是我国白眉长臂猿之乡和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是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善洲林场既是生态建设的典范,也是一座精神丰碑。

历史沿革

保山是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为哀牢古国故地,哀牢国王都“勐掌”就位于今保山盆地。保山区划设治的历史悠久,长达两千多年。自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设不韦县起,一直是历代郡、府、司、署所在地和滇西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举国内附东汉,史称“汉德广,服不宾;绥哀牢,开永昌”,东汉王朝析益州郡不韦等6县并哀牢国故地新设的哀牢、博南2县共8县设立永昌郡。“哀牢归汉”不仅是东汉王朝的开疆盛举,也是中华民族走向融合统一的盛事,标志着今保山全境纳入中央区划治理和“永昌”得名的开端;郡名“永昌”寄托着中央“边疆稳固、繁荣昌盛、永世流芳”的美好愿望。

永昌郡治延续488年,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属宁州,至南朝·陈结束。保山唐朝属南诏国,设永昌节度;南宋属大理国,节度改永昌府;元朝设永昌三千户,后改永昌州、永昌府,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治所(驻地)。明朝先后设永昌府、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军民府;1524年(明嘉靖三年)明朝在永昌军民府治所在地下设保山县,因县城西倚太保山而得名。清朝承袭明制仍设永昌军民府,后改永昌府。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推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裁撤永昌府保留保山县,隶属滇西道。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保山专区,1970年改称保山地区,1984年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保山县撤销设立县级保山市,2001年保山地区撤销设立地级保山市,原县级保山市改为隆阳区。

保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和贸易集散地,无论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还是抗战时期援华物资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乃至今天的“一带一路”和中印孟缅经济走廊,保山都是滇西南地区重要的节点。

注:“勐掌”中,“勐”意为地方、国家,“掌”意为象,“勐掌”意为象之地、象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为“乘象国”“滇越国”,地理位置就是今保山盆地。《史记·大宛列传》载:“昆明之属无君长,善盗寇,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曰‘滇越’。”此处的“昆明”非今之昆明,而是居住洱海以东的游牧民族“昆明族”。

资源禀赋

保山市辖区面积1.906万平方公里,山区占土地总面积的92%,坝区占8%。全市耕地26.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81%;种植园用地10.78万公顷,占5.66%;林地131.96万公顷,占69.23%;草地2.70万公顷,占1.42%;商业服务业用地0.28万公顷,占0.15%;工矿用地0.66万公顷,占0.35%;住宅用地3.63万公顷,占1.9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39万公顷,占0.20%;特殊用地0.2万公顷,占0.10%;交通运输用地3.18万公顷,占1.6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3万公顷,占1.27%;湿地0.28万公顷,占0.15%;其他土地7.7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9%。

全市矿产资源丰富,至今共发现各类矿产60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43种的41.96%,探明资源储量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区有28个,其中能源矿产1种、黑色金属2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10种。全市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达到9种,分别是第一位的、铌、钽、锆英石、铷、硅灰石、硅藻土;第二位的钛铁矿、铍;第三位的锡。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为:煤3.10亿吨、铁矿石1.12亿吨、钛铁矿(矿物)584.85万吨、铜金属17.35万吨、铅金属89.05万吨、锌金属223.68万吨、锡金属9.69万吨、金金属129.67吨、银金属974.98吨、铌(Nb2O5)1368吨、钽(Ta2O5)1335 吨、铍(BeO)9500吨、锆英石(矿物)16.68万吨、铷(Rb2O)13096吨、玉石109410吨、硅灰石24604.40万吨、水泥用灰岩27283.28万吨、硅石3334.70万吨、硅藻土45370.40万吨、大理石1670.13万立方米。依据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产业基础及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的优势及重要矿产为地热、硅石(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脉石英)、饰面石材(大理石、花岗石)、玉石(黄龙玉)、玛瑙、硅藻土、锡、铅、锌、水泥用灰岩、铁等。保山南红玛瑙、腾冲翡翠、龙陵黄龙玉扬名海内外。

有地热泉田240多处,热能储量250万千瓦,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

产业建设

工业聚集化发展步伐加快。云南保山产业园被列为全省首批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园中园”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隆基一、二期龙陵“园中园”11GW单晶硅棒项目全面达产;隆基三期腾冲“园中园”10GW已完工实现投产,云南通威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稳步推进。轻纺制造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矿冶、烟草、制糖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户。保山肉类食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隆阳区蒲缥大宗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腾冲市中缅边境贸易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昌宁县国家南菜北运基地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等物流枢纽节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3.4%。

农业规模化发展质量提升。流转土地60万亩,持续抓好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有机茶叶、道地中药材、生态肉牛等特色产业。新增国家龙头企业2户,省市龙头企业30户、示范家庭农场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6059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280个,有机和绿色认证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增10%和15%,腾冲银杏产业园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成为云南唯一入围全国“学府奖”的品牌,荣获优秀品牌案例奖。腾冲被评为全省中药材“一县一业”示范县,隆阳、昌宁分别入列全省咖啡和茶叶“一县一业”特色县,隆阳潞江江东村、昌宁柯街芒赖社区被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施甸入列国家区域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槟榔江水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昌宁红龙腾沧江茶、高黎贡山普洱古树茶和有机普洱茶、腾药美洲大蠊、品斛堂紫皮石斛切片和紫皮石斛原浆饮品,分别被评为省十大名茶、十大名药材。农业增加值增5.6%。

旅游品牌化发展效果显现。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保山”品牌宣传有力有效,参加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荣获最佳组织奖。腾冲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高黎贡山等3家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顺古镇顺利通过国家级景观质量评审,列入国家5A级旅游创建名单。青华海湿地公园等8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A级旅游景区从2016年的13个增加到2020年的79个,居全省第一。保山、腾冲2个机场旅客吞吐量双双突破百万人次。腾冲大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高黎贡民宿特色小镇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温泉养生项目获国内外大奖。着力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运维水平,智慧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红黑榜”制度有效落实,公开发布“红黑榜”12期,购物退货及投诉处置机制日趋完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11.29 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67.0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73 %和39.63%。服务业增加值增4.6%。

区位交通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是滇西区域中心,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是中国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要道。23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商道——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从保山穿境而过。二战时期,沿丝绸古道开通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生命线。

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0876公里,公路密度达106.3里/百平方公里。有4个县(市、区)通高速,全市75个乡镇(街道)、956个建制村(居委会)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及通邮率均已达到100%。大保、保龙、保腾、龙瑞、东绕城、保施、腾猴、保泸、腾陇高速保山段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昌保、施勐、瑞孟3条高速正在建设,建设里程221公里。大瑞铁路保山境内段正在建设,芒市至腾冲猴桥、保山至六库铁路均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云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62.7公里,现有码头3个、在建码头2个,政府批准设置渡口46道,两艘游轮已在澜沧江小湾库区投入运营。全市拥有保山、腾冲两个机场,开通航线41条。区位优势、陆水空的交通优势、对南亚国家的辐射优势,正助力保山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当前,我市将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全面成网、相邻州市三通道互联、县域高速互联互通的“三纵三横三环六联”的高速公路网布局,着力构筑西出滇缅印、东联滇中城市群,北进川藏、南下滇西南城市群的便捷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市内干线1小时交通圈。

经济社会

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92.6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416.7亿元,增长4.6%。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生猪生产持续增长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85.4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全省(5.7%)低0.1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平稳,全年粮食总产量145.9万吨,比上年增长0.21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9.7万吨,增长2.5 %;园林水果产量30.2万吨,增长94.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1.0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2.8万吨、 3.4 万吨和1.2万吨,分别增长6.3 %、20.6 %和2.6 %,猪肉产量 33.7 万吨,增长11.2%。禽蛋产量1.33万吨,增长15.2 %。生猪生产持续增长,年末生猪存栏301.7万头,比上年末增长 9.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6 万头,增长13.8%。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企业效益不断改善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三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国(2.8%)高0.6个百分点,比全省(2.4%)高1个百分点,受硅材产业强力拉动,12月当月增加值增长15.8%,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6%,较三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0.9%,较三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较三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9%,比三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2%,比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下降0.2%,降幅比三季度收窄4.9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28个大类行业中有14个实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1.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下降的14个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0.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6.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2%,烟草制品业下降1.1%,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8.1%,医药制造业下降13.4%。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铁矿石原矿增长26.9%,硅增长16.9%,水泥增长10.2%,中成药增长0.6%,成品糖下降15.8%,精制茶增长1.2%。

从企业效益看,收入增幅继续扩大,利润增速继续回升。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增速较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1-11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第三产业中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三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比全国(0.8%)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7.7%)低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2.2%,比三季度提高9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比三季度提高1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比三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

从重点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14.7%,比三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长16.6%,比三季度提高9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1.2%,比三季度提高12.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11.3%,降幅比三季度收窄3.8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5.8%,比三季度下降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28.4%,比三季度提高48.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10.5%,比三季度下降8.1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市场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5%,比三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5%,降幅较三季度收窄4.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6.2%,降幅较三季度收窄6.8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恢复较好,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8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三季度提高 2.5个百分点,比全国(0.8%)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下降3.6%)高5.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105.6亿元,增长4.9%。在限上商品零售类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6.3 %,12月份当月增长46.7 %。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9.8亿元,增长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8亿元,和上年持平。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8.8亿元,下降4.1%;商品零售369亿元,增长2.8%。

在21大类限额以上重点监测的企业(单位)中,有20类实现增长,生活用品类及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均保持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2.1%、日用品类增长 23.3%、中西药品类增长28%,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30.9 %,智能手机增长15.7%,新能源汽车增长27%。

五、财政收入降幅明显收窄,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5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1亿元,下降4.2%,降幅比三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24.5亿元,增长0.5%,增速与三季度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0.9亿元,增速与上年持平,增幅比三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各类疫情防控民生保障支出持续增长,其中:国防支出增长95.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7.9%,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5%,农林水支出增长50.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8倍,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2.7倍,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增长2.1倍,民生保障类支出均明显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水平。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存贷款余额继续增长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86.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住户存款781.7亿元,同比增长9.8%,非金融企业存款129.2亿元,同比下降12.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50.9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短期贷款224.7亿元,同比增长16.8%;中长期贷款812.7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贷款余额452亿元,增长10.3%。

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5元,比上年增长5.8%,比全省(5.5%)高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33元,比上年增长3.1%,比全省(3.5%)低0.4个百分点;四项收入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5%、经营净收入增长4.4%、财产净收入增长4.7%、转移净收入增长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6元,增长7.4%,比全省(7.9%)低0.5个百分点。四项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1%、经营净收入增长7.0%、财产净收入增长6.3%、转移净收入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71,较上年缩小0.1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小幅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上涨2.5%)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上涨3.6%)0.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5%,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4.2%,服务价格上涨0.5%。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1%。分类别看,全年八大类价格呈现“六涨二降”: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0.8%,衣着上涨0.4%,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9%,交通和通信下降5.1%,医疗保健下降0.7%。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3%,降幅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全省下降1.4%),降幅比三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全省下降2.7%),涨幅比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20年全市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逐季恢复、稳定转好,“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稳增长难度依然较大,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欧阳雪】

醴陵市创新构建“一站式”解纷体系,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中经联播讯 “原以为要打官司耗半年,没想到3天就敲定方案,还减免了罚息,一举解决了企业后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近日,握着调解协议,醴陵某电瓷配件厂负责人李先生感慨不已。这场45万元不良贷款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醴陵市综治中心运行9个月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瓷都大地绘就平安和谐法治新“枫”景 的生动写照。

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题学习“十五五”规划建议 系统谋划退役军人工作新发展

11月12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巡听旁听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会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兴华主持,局党组成员、区管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兵支书”邓达锋:情理法交融,绘就乡村法治新画卷

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在基层治理中的“多面手”——羊古岭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邓达锋。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人,邓达锋曾身披戎装,在部队里锤炼意志、锻造作风,将“守土有责、凡事讲章法”的军人本色深深烙印在骨子里。退役后,他选择回到乡村一线,以“兵支书”的身份,扛起基层治理与服务群众的重担。

重阳敬老话发展 湘潭县老干部建言献策莲乡新蓝图

10月29日,湘潭县举行老干部代表“庆重阳”活动,县委书记王利,县委副书记、县长宋任飞与大家同庆佳节,共话发展。县领导陈李理、陈卫兵、谭捍卫、刘永志、庞果、李佳谕、傅耀出席。当天,老干部们来到湖南新大粉末冶金技术有限公司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车览了下摄司大桥,并参观了“我赞湘潭新成就”老干部书画作品展。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老干部们聆听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石亭镇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行动 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近日,醴陵市石亭镇人民政府以“高质量服务年”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主动靠前、精准施策,深入开展“送服务、保生产、促安全”专项帮扶活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期间,镇党委书记邓实奇带队深入众晨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实地了解生产经营状况,现场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两学两强转作风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打造山城园林绿化新蓝图

以“学理论、学技能,强党性、强本领,转作风”为核心抓手,将“两学两强转作风”融入绿化增质、管护提效、服务惠民、“城乡管理提升年”全过程,在山城逐渐绘就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奏响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学理论铸绿魂,锚定生态建设“定盘星”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支部理论

厦门启动“应急执法大家谈”系列活动 以案例复盘促执法规范化建设

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扎实推进“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应急执法战斗力,结合基层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办好群众身边事实工作,10月17日,厦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首期“应急执法大家谈”正式开讲。

银幕上的血色记忆,化作沙建镇干部肩头的时代担当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10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组织全镇党员领导干部、各驻村工作队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等60多人到华安华佳影院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731》两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此次观影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 传承华安精神”为主题。电影《南京照相馆》聚焦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

认领一亩田,守护粮安全 蕉城区卫健局主题党日耕出初心与担当

10月11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卫生健康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虎贝镇岩柄村、百丈岩等地,开展四下基层“我在宁德有亩田”暨“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闽东精神”凝心铸魂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积极参与良田认领活动,亲身感受农耕劳作,以实际行动助力粮食安全。

福建漳浦县“四下基层、三进三访”:给基层“松绑”,为项目“护航”

聚焦基层治理与重点项目难题,通过干部下沉一线,推动多领域工作破局。巧借外力 为基层降本增效此前,漳浦县自然资源局在开展“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过程中,发现漳浦县基层一线在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信访件整改中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佛昙镇岱嵩村300亩虾池需确权办证给村委会,却缺失关键海洋监测数据,重新开展

邵东市界岭镇:双节坚守护平安,干部担当暖民心

镇村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网格化值守、重点场景防护、隐患排查宣传中织密民生“安全网”,让全镇群众在祥和氛围中欢度佳节。网格化巡查无空档,值班覆盖全领域。为打通安全防护“最后一米”,界岭镇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

厦门市海渔执法支队开展专题培训 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

全面承接并扎实履行新增涉海执法职能,着力锻造专业化海洋执法队伍,9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开展新增涉海职能业务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安排海洋执法大队业务骨干走上讲台,通过全面梳理相关职责及法律法规,内挖理论深度,外延实践案例,与队员们充分地交流探讨,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紧扣"实用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原则,以权责清单为核心,重

长汀县多地举行烈士纪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大同镇、馆前镇、南山镇、四都镇、三洲镇、庵杰乡、宣成乡、羊牯乡、红山乡等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号召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在全县营造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