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11日北京讯 (李文闻 张宇晖)国务院4月11日正式发布批复,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范围。至此,全国试点城市矩阵再度扩容,标志着我国服务业开放步入“快车道”。
试点扩容释放三大政策红利
根据《方案》部署,此次试点扩容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
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压力测试,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数字贸易规则等制度创新,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深化“放管服”改革:试点城市将率先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升级版,在科技服务、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出“首证通”“一业一证”等改革,简化审批流程。以深圳市为例,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审批时限将压缩至15个工作日。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标杆:支持试点城市在绿色服务、生命健康、数字文创等新兴领域先行先试,培育超大规模市场新动能。合肥市已明确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纳入试点清单,预计相关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速将超30%。
9城入选背后的战略考量
此次新增的9个试点城市覆盖东北、华东、华南等区域,呈现出三大布局特点:
战略支点城市:大连、青岛作为沿海开放重镇,将重点探索日韩服务贸投资合作新模式;
科技创新高地:深圳、合肥、苏州依托科创资源,聚焦数字贸易、生物医药等领域开放;
内陆开放枢纽:西安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将试点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文化贸易等特色场景。
试点红利加速释放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此次试点扩容将产生三大溢出效应:
外资磁吸效应:预计试点城市服务业外资增速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深圳市外资研发中心数量或突破200家;
产业迭代效应:试点城市将率先落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5%;
制度创新效应:试点形成的“最佳实践”有望纳入全国推广清单,如北京推出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已吸引20余省市跟进。
随着《方案》正式落地,服务业开放“新棋局”已然铺开。从沿海到内陆,从传统服务到新兴业态,试点城市正成为撬动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支点,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