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4日南宁讯(马正江 魏勇 季壮壮)5月14日10时40分,随着汽笛长鸣,12辆满载电子元器件、新鲜蔬菜及日用百货的货运卡车从广西南宁综合保税区与云南昆明综合保税区同步启程,标志着中国首条直通越南河内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这条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物流大动脉,首次实现中方货运车辆持《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证件深入越南腹地,开创了中越跨境公路运输“门到门”直达新模式。
双线并进直抵河内 运输时效提升50%

此次开通的线路分为南北两线:南线从南宁出发,经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境,穿越越南谅山、北江、北宁等地,全程约400公里,预计2日抵达;北线自昆明启程,通过云南河口口岸进入越南,途经老街、安沛、越池,最终到达河内,全程700公里,同样仅需2日。相较于传统“口岸接驳”模式,新线路采用“一箱到底、一车到底”的跨国直运方式,每车次可缩短运输时间1天,降低物流成本800至1000元,时效提升幅度达50%。
跨境协作升级 中越运输便利化突破
中越双方交通运输、海关及边检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全程随车保障线路开通。在越南友谊口岸,联合工作组实地检验道路通行能力,优化通关查验流程,为后续常态化运营奠定基础。越南老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文友成表示:“直通模式将大幅降低两国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双边贸易额增长,为越南农产品出口中国及东盟市场开辟新通道。”
区域合作深化 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
该线路开通正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宣言》实施关键期,被视为落实中越跨境运输便利化的标志性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经中越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3000万吨,同比增长22%。随着“一车到底”模式推广,预计未来三年内,中越跨境公路货运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多式联运网络成型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此次开通的线路与中越跨境铁路形成互补。目前,双方正加速推进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项目,未来公路、铁路联运体系将覆盖电子产品、果蔬、纺织品等全品类货物。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已组织当地企业通过该线路运输电子元器件至河内,返程搭载越南榴莲等热带水果,实现“重进重出”双向物流闭环。
专家解读:从“通道经济”到“产业经济”跃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远指出,该线路不仅打通了中越物流“最后一公里”,更推动双方产业链深度融合。“越南制造业可借此融入中国-东盟供应链网络,而中国西南地区企业则获得更低成本的国际市场入口,形成双赢格局。”
随着中越跨境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这条横贯中南半岛的物流大通道,正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