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4日巴彦淖尔讯(张佳乐 李小莉 荆作民)5月14日,中蒙两国元首共同擘画的能源合作蓝图迎来关键落子——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跨境铁路建设开工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隆重举行。这条承载着中蒙经济走廊建设使命的钢铁动脉,将成为蒙古国优质煤炭高效输华的“黄金通道”,更标志着两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迈入全新阶段。
历史性突破:时隔69年再建跨境铁路

作为中蒙建交以来第二条跨境铁路干线,该项目自中国甘其毛都口岸出境,经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连接南戈壁省塔旺陶勒盖煤矿区,全长9.91公里。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建成后,时隔69年两国再度携手打造的战略性跨境通道。开工仪式现场,蒙古国驻华大使图布辛·巴德尔勒表示:“这条铁路将彻底改写蒙古国煤炭出口格局,是蒙古国‘新复兴政策’对接中国‘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技术攻坚:戈壁深处架起“钢铁驼队”新通途
面对施工区域年均200天以上沙尘天气、极端温差达70℃的恶劣环境,项目建设方中国铁建大桥局创新采用“装配式桥梁+智能养护”技术。项目负责人王松涛透露:“我们研发的戈壁环境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可将桥梁墩台施工周期缩短40%,确保极端气候下的工程质量。”根据规划,中方境内段将于2026年底率先贯通,全线预计2027年正式通车,设计年运输能力达300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条“中蒙能源走廊”。
战略价值:重塑亚欧贸易新版图
该铁路的建成将产生三重战略效应:
能源安全层面,蒙古国塔旺陶勒盖煤矿至中国甘其毛都口岸的运输时间,将从12小时卡车运输压缩至2小时铁路直达,每年可为中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15亿元;
产业升级层面,将直接带动中蒙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吸引智能物流、保税加工等20余个配套项目落地;
区域联通层面,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西线的重要支点,未来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实现互联,形成覆盖亚欧大陆的能源运输网络。
经济外溢:蒙古国出口能力质变

据蒙古国交通运输发展部测算,该铁路投入运营后,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将突破1亿吨大关,较当前水平提升6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蒙古国《2024-2028年政府行动计划》明确,以此铁路为起点,将陆续启动杭吉-满都拉、西伯库伦-策克等3条跨境铁路建设,目标到2030年实现口岸通关能力倍增,推动蒙古国从“过境运输国”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型。
现场直击:中蒙建设者共筑发展梦
开工仪式现场,中蒙两国工人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蒙古国工人钢巴图难掩激动:“我的父亲曾参与首条中蒙铁路建设,今天我能为新铁路挥汗,这是家族的荣耀!”随着钻机轰鸣声响起,这条承载着两国人民共同期盼的钢铁大道,正在戈壁滩上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