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22日北京讯(张佳乐 李小飞)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汽车后市场发展暨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聚焦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传统经典车、汽车博物馆等新兴消费场景,宣布启动新一轮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通过清理限制性措施激发万亿级汽车后市场消费活力。
【政策破冰】三部门联合清理后市场壁垒
根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商务部将联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重点清理汽车改装、二手车交易、报废拆解等领域的行政限制性措施。会议明确,试点城市可结合本地特色探索"一城一策",例如在自贸区试点传统经典车跨境交易、在景区周边发展房车露营综合体、在城区规划汽车赛事专用场地等创新模式。
【试点先行】首批改革城市即将揭晓
此次改革试点周期为2025-2027年,采取"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动态准入机制。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4月透露,全国已有超30个城市提交试点申报方案,首批名单将于近期公布。试点城市需在管理制度、标准技术、数据平台三大领域开展创新,例如建立二手车交易电子合同系统、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搭建汽车后市场大数据平台等。
【市场蓝海】后市场规模将破7万亿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8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该市场将突破7万亿元,形成涵盖汽车金融、维修保养、报废拆解、汽车文化等全产业链生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指出,随着"两新"政策(新能源与新消费)持续发力,报废汽车拆解量年均增速将达15%,汽车改装市场规模三年内有望翻倍。
【部门协同】构建绿色循环消费体系
本次座谈会汇聚地方政府、车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17家单位代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出将优化改装车年检标准,文旅部计划在4A级景区配套房车营地,体育总局将推动赛车运动职业化发展。与会企业代表承诺,将通过建立汽车博物馆联盟、开发智能维修诊断系统、完善新能源车延保服务等举措,推动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强调,此次改革不是简单放开限制,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新车-二手车-报废车-后市场"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循环体系。随着试点城市经验成熟,相关政策有望在全国推广,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消费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