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株洲讯(李建秋 通讯员艺为欢)在《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榜单上,湖南株洲在近300座城市中脱颖而出,位列全国第36位。这座中部工业重镇,正凭借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创新的发展思维以及完善的产业生态,在低空经济领域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潜力。

工业血脉与产业布局铸就低空经济基石
株洲的低空经济成就并非一蹴而就,其深厚的工业血脉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基地,以及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株洲在航空动力领域拥有“国家队”般的地位。

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极具前瞻性地将航空装备和低空经济列为“新三样”产业重点培育。这一精准决策吸引了上下游120余家企业集聚发展,构建起从航空发动机研发、整机制造到通航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芦淞通用机场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的A1类通用机场,通航运营能力不仅领跑湖南,更跻身全国前列。新翼科技则大胆创新,开辟近30条无人机航线,使医疗急救、农产配送、应急巡检等低空服务从概念变为现实,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北斗 + 低空”融合,创新驱动发展
在创新能力培养上,株洲另辟蹊径,以“北斗 + 低空”融合开辟全新赛道。短短三年,株洲实现了从北斗产业“后来者”到全国“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的华丽转身。
株洲首创的“赛会一体模式”堪称典范。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为平台,株洲抛出153项场景需求“命题引才”,吸引368个创新项目同台竞技。赛事中涌现出的北斗遥感灾害监测系统、短报文通信模组等先进技术,迅速在地质灾害预警、通航机场管理等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
这座城市创新基因深入肌理。从3D打印航空发动机首飞,到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机搭载“株洲芯”,2025年上半年便诞生多项行业首发成果,充分彰显了株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硬核实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营商环境沃土滋养产业蓬勃生态
株洲不仅注重技术创新,更以卓越的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政府设立10亿元北斗产业基金,组建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成功吸引千寻位置等龙头企业设立华中总部。税务部门成立“罗博士工作室”,为先进制造企业提供税收政策精准辅导,仅单家企业就获增值税抵减140余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更为难得的是,株洲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成立北斗规模应用指挥部,以“地级市高配”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起“金融—场景—孵化”闭环生态。政策胆识与市场活力在这里深度交融,助力技术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让产业生态得以蓬勃发展。

从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诞生地,到如今低空经济全国36强的创新高地,株洲奏响“工业基因 + 场景赋能 + 生态滋养”的发展三重奏,为中部制造业城市升维竞逐提供了宝贵的突围样本。如今,无人机穿梭在株洲的天空,北斗卫星在宇宙中标记着株洲坐标,这座工业老城正以实干的姿态链动苍穹,在低空经济的星辰大海中,奋力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株洲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