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7月19日北京讯(张力 陈一夫 崔威汉)座无虚席的会场内,一场限时30分钟的新品发布会刚结束,签约代表便快步上台……在第三届链博会首次设立的“链博首发站”专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作为第三届链博会最引人注目的创新,首次设立的“链博首发站”专区成为全球产业新品的闪耀舞台。
7月18日,专区现场几乎座无虚席。在紧张的首发展示之后,现场签约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位南非参展商难掩激动:“我太爱中国市场了,链博会对我非常有帮助。”
首发盛宴:创新密度创纪录
“链博首发站”作为本届链博会的创新之举,首次设立便成为焦点。该专区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为重点,集中展示全球供应链最新技术突破。
据统计,从7月16日至20日期间,该专区预计呈现100多项首发、首展、首秀,较上届链博会增加约10%。
活动现场安排紧凑,每天九场发布活动密集推进,每场严格限时30分钟。在智能电源、智能诊断新产品以及太阳能电动车等发布项目中,“全球首发”成为最醒目的标签。
“链博首发站”的设立,标志着链博会从单纯的展示平台向创新首发阵地转型。一位连续三年参展的企业代表感慨:“这里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风向标’。”
明星产品:解决产业痛点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带来的硅基石墨成为首发站首秀产品。这款业内首款专为硅基负极设计的石墨材料,装在玻璃瓶中的黑色粉末,蕴含着改变电动车产业的力量。
“它可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存储性能提升超25%,”贝特瑞技术负责人屈丽娟在发布现场打了个比方,“如果把传统石墨材料的储能能力比作小酒杯,那么这款新材料就是大碗。”
发布会后,屈丽娟感受到了市场热情:“很多客户问我们有没有样品,让他们去评测。整体效果挺好。”该材料已进入上路测试环节,与多家汽车厂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清洁能源链展区,江苏来能科技的途能太阳能电动车吸引观众驻足。这款车前脸和脚踏板铺设大面积太阳能板的产品,下个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发售。
“太阳能功率较小,不易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车主无需找充电桩,只要让车辆被太阳照射即可充电。”据测算,该技术每年可为用户节省100-200元电费。
跨界创新:标准与技术共舞
美妆巨头欧莱雅首次参展却带来非传统产品。该公司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签约,共同推进《化妆品零售单元编码与二维码表示》团体标准的全球推广。
在欧莱雅展台,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产品的物流、生产工厂及成分信息。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在中国我们和超过1600家供应商紧密合作,把优秀的本土供应商带向国际舞台。”
数字科技领域,朗新科技集团全球首发AI能源大模型。该技术可整合发电能力、用电负荷等数据,精确分析电力供需,支持资源合理配置。
朗新科技高级副总裁侯立民解释:“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大模型能结合用户历史数据、位置和车型,智能推荐最优充电方案。”这一创新有望提升充电网络运营效率30%以上。
江苏弗源科技则推出八合一智能电源一体机。通过创新技术将多种充放电功能有机融合在一个底盘模块上,发电效率高达95%,远高于传统产品的80%。
国际舞台:链接全球创新
“链博首发站”不仅是中国企业的舞台。南非参展商阿赞德首次来北京便收获满满:“我来这里寻找商业合作伙伴,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发展。”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揭示跨国企业的中国战略:“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100%在中国研发、中国生产。相信‘在中国研发,为全球供货’的模式会越来越多。”
首次参展的施耐德电气带来端到端绿色解决方案。该公司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
霍尼韦尔作为三届元老,本次超过95%的实物展品由中国团队研发制造。中国总裁余锋强调:“产业链供应链正日益与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深度相融。”
平台价值:从首发到共赢
“链博首发站”的设立,体现链博会从单纯展示转向促进实质合作的平台升级。首发活动后立即签约的模式,大幅缩短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麦当劳中国的供应链智慧协同方案在展会期间升级至2.0版。其“一箱一码”技术已接入100多家上游工厂、物流中心和餐厅,盘点效率提升30%。
首席供应链官施云展望:“新版本将为可口可乐中国供应链赋能。‘麦链’是扎根中国的本土链,赋能全链的创新链,链接全球的开放链。”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展示揭示创新生态厚度。该局副局长卢鹏起介绍,已完成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集中盘点,68万件发明专利**进入资源库,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国家知识产权局展台前,参观者驻足观看覆盖68万条存量专利的盘活系统。该局副局长卢鹏起表示,这些筛选出的发明专利将通过“大规模、多渠道、多方式供需对接”,跨越实验室与产业链之间的鸿沟。
松下控股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的观察揭示了更深层变化:“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产品,100%在中国国内研发、中国国内生产。中国国内研发,为全球供货这种商业模式也越来越增加。”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站在展区内,看着专业观众与智能船舶解决方案互动时表示:“产业链供应链正日益与技术创新和生态协同深度相融。”创新已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