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学坤 绥芬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涵)日前,一场跨系统开展的实战联演,模拟在地震、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情境下,借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灾害现场的信息获取与快速处理能力,为防灾减灾、政府辅助决策提供数字支撑能力,在百年口岸绥芬河举行。


据介绍,此次演练是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气象局、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开展的黑龙江省2024应急测绘保障综合演练在绥芬河市启动。


绥芬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镭表示,本次应急测绘保障演练,对提升区域化应急保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能更好地提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专业水平,希望大家在此次应急演练中展现专业风采。


在演练现场,随着应急测绘保障综合演练总指挥、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出“启动”指令,曾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复合翼测绘无人机腾空而起,对演练区域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演练模拟在绥芬河市发生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气象局收到省地震局协助开展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通知后,按照应急保障预案,迅速组建并出动应急分队。

据悉,此次演练,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集10余家参演单位近200人、40余辆车,以及无人机、无人船、雷达等各类装备150余台(套)。演练科目包含了全域的遥感监测,滑坡、泥石流、大坝、历史文物等重点目标的监测,同时新增了对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和中欧班列“东通道”滨绥铁路沿线的“灾情”评估。(图/刘锐)
【责任编辑:李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