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王杨)9月29日上午10时,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颁授奖章。
年逾八旬的赵忠贤,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曾四度来到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指导高端低温材料研发,全体干部职工亲历、亲闻、亲见“人民科学家”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尚,学习、传承、弘扬“人民科学家”精神,张宣科技实现了“跨越式”突破。短短三年时间内,掌握核心技术,破解关键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低碳转型的奇迹,已累计研制60多种高端绿色新材料,填补多项国内高端材料空白,在相关领域内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蝶变。

赵忠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在张宣科技 罗文琛摄
有一种精神叫初心不改
赵忠贤,最耀眼的明灯,照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路上,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1976年,赵忠贤开始从事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信心满满,“别看现在这个样品不超导,新的超导体很可能就诞生在下一个样品中。”
这个不行,下一个一定可以。千磨万击不改的初心,汇聚在高端低温材料研发生产全过程……
核聚变领域使用的高端低温材料,主要用于未来星际高速飞船薄壁金属贮箱、磁约束核聚变等大型低温工程,需要通过氮含量的控制技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技术严苛,锻造难上加难,一般企业望尘莫及。
就在大家多次研发生产达不到技术要求,感觉无计可施,前路迷茫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率科研团队踏入张宣科技这片热土。
2021年7月22日,召开特种钢研发论证会暨“高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工作会。2022年8月30日,召开“下一代聚变磁体用4.2K高强高韧不锈钢结构件”评审会暨“高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工作会。2023年8月召开第三届低温结构材料研讨会暨“高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工作会……
在数字矩阵和精致曲折的表格曲线中,寻找整体成型和力学性能操作方案,为“百思不得其解”的高端低温材料研发生产的材料形变难题指明方向。
沿着方向的指引,生产中以吨计算的锻件,重锤沉稳施压,精确地控制材料每一次形变……一次成功研发生产核聚变领域用钢材料,标志着张宣科技已经掌握了核聚变领域低温材料的核心技术和性能关键指标控制,实现了核聚变领域用材料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赵忠贤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在张宣科技会议现场 罗文琛摄
有一种目标叫持续超越
赵忠贤,最闪亮的坐标,镌刻在绿色转型的前行路上,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块、两块、三块……”冶炼工认真码放合金物料,每码放一种新物料都反复称重3次,确保合金物料按克精准添加;真空区域溶滴有序,有害气体析出……这些工艺细节恰是传承了赵忠贤及其科研团队的严谨工作作风。
技术的突破,从来没有捷径可言,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持续超越,一个个艰难地累积成长出来的。
当高端材料企业纷纷抢占制高点、向更高位跃升时,张宣科技“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抢先布局,打造“性能高端、价值高端”的新增长极。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率领的科研团队与张宣科技时不我待,牵手合作开启研发生产CHN01低温材料新征程。
向“新”而行,向“质”发力,持续突破超越,引领高端低温材料的发展方向。张宣科技锚定材料硬度大、加热区间窄等瓶颈,与科研团队“叠加技术”,详细测算锻造火次、压下量及锻造温度等数据,创新制订出“两次镦拔+单向拔长+精锻成形”变形控制方法,助力高端低温材料提“颜”增“质”。
“颜”“质”突破为新领域、新材料研究生产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创建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等机制,将“三联工艺”成果应用到工艺链,发力“成本+售价”“双10%”,绿色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变成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
目前,在航空航天、海工、石化等国家关键战略性领域,该公司定制研发生产了60余种高端新材料。

赵忠贤院士科研团队参观张宣科技产线 罗文琛摄
有一种力量叫新质生产力
科研之路漫长,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成果。“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 这就是赵忠贤的科研精神。
安下心来,走下去,坚定战略定力和路径自信,张宣科技成功开发的CHN01高端低温材料,抗冲击指标等均达到技术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信心满怀,汇聚了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责任在肩,擂响战鼓。张宣科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依托氢基竖炉-近零碳排电炉新型短流程工艺,跨步迈向航空航天及军工级特种合金、高端模具用材料领域,并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将绿色低碳品牌优势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益。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连续三年,研发水平连续攀升。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等创新,驱动材料销量稳步增长;液氦温区低温钢、模具钢、精密合金等产品性能指标均跻身行业前列,有力支持了国家关键领域用钢快速发展。
一个个新材料折射出张宣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效,源源不断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强殷钢丝,应用在国家电网某输电线增容改造项目,助力河北成为国内首个具有倍容量导线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的省份;液氦温区低温钢,主要用于核聚变装置超导线圈铠甲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壁垒;6000ppm级高氮不锈钢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合金钢、弹体用钢填补省内、国内空白。
学习、传承、弘扬“人民科学家”精神,发力“高端材料+”,世界第一台绿色汽车板1900毫米单流板坯连铸机正加紧建设,年内建成投产将具备年产150万吨绿色高端汽车材料生产能力。氢冶金电炉工艺(HYMEX)、氢冶金电炉生产汽车板组合工艺(HYMEX-T)已被河钢集团低碳路线图列为重点推进的工艺……张宣科技绿色低碳转型的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