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6日南阳讯(程子原 萨无辉 甘小军)在南阳市宛城区广袤的土地上,农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宛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宛城区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产区,一直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近年来,宛城区通过引进智能化种植设备、应用精准农业大数据、推广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在宛城区的农田里,智能温室大棚、无人机植保、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等现代化农业设备已经成为常态,为农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生产方式。
宛城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连年来,宛城区多次获得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功申报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5年,宛城区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项目任务达3万亩,涉及多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总投资8694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能。据统计,宛城区全年粮食生产面积达到105.85万亩,总产9.59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粮食生产,宛城区还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宛城区推动了荠荠菜、芝麻叶等乡村特色产业的提档升级。瓦店镇白营村通过种植荠荠菜,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村民介绍,每亩地能产3000到4000斤荠荠菜,每斤出售价在1.6元左右,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宛城区还积极引进和实施高效连作及种苗繁育的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特色农作物3800余亩,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科技赋能农业的过程中,宛城区注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通过项目任务实施,宛城区打造了县域农技推广团队,对全区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培训,培育了多名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县域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还定期推广先进适用主推技术,稳定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宛城区的科技兴农之路不仅为当前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未来的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宛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未来,宛城区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和技术应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