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19日北京讯( 贺大均 柳璌 殷永权 柒先亮)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加速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2025伊始,东莞在智能制造领域迎来多项技术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千行百业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
东莞近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DeepSeek-R1 671B满血模型在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成功部署上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强大的AI算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该模型在智能质检、供应链优化、工艺设计等场景中展现出高效推理能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工业边端智算网络建设
东莞计划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6000个节点的工业边端智算网络,全面提升“大模型+小模型”在智能制造场景中的渗透率。这一网络将支持基础级智能工厂向先进级、卓越级跃升,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开发
围绕“8+8+4”重点产业链,东莞正加快汇聚高价值工业数据,打造不少于30个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这些数据集将为AI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供坚实基础,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AI赋能千行百业的实践案例
智能终端产业的AI应用。依托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在AI手机、AI服务器、AI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率先突破。通过构建“全身+全屋+全车+全厂”AI软硬件产品矩阵,东莞正吸引更多AI智能终端和装备在莞首发、首秀。
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传统产业中,AI技术正通过智能排产、缺陷检测、预测性维护等应用场景,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某家具企业通过AI技术优化板材切割工艺,材料利用率提升了15%。
AI驱动的供应链优化。链主企业利用AI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智能化。某电子制造企业通过AI算法优化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提升了20%。
东莞市政府发布2025年“一号文”,明确提出未来3年将投入不少于30亿元财政资金,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支持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此外,设立最高5000万元的算力券和1500万元的模型券,进一步降低企业使用AI技术的成本。

计划到2027年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通过建设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等重大平台,东莞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