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3日北京讯( 张力 陈一夫 崔威汉)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落地,AI眼镜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催生被称为“百镜大战”的行业竞争热潮。从消费级到工业级,AI眼镜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吸引了包括阿里、百度、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及众多新兴企业的积极布局。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将成为AI眼镜规模化商用的关键一年,全球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
AI眼镜应用场景加速扩围
AI眼镜凭借其解放双手、融合视觉与听觉交互的优势,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目前,AI眼镜已广泛应用于导航、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物体识别、提词、拍摄等多个领域,覆盖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等场景。例如,Rokid推出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搭载了通义千问大模型,支持外语翻译、精准导航等功能;海信视像与XREAL合作研发的AR/AI眼镜则聚焦于动态手势交互与彩色视频透视功能。
在工业领域,AI眼镜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润贝航科推出的AI航检眼镜通过语音引导与红外测温等技术,协助工作人员高效完成巡检任务,目前已在国内部分民航客户中推广使用。此外,AI眼镜在教育、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在加速落地,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产业链公司加速布局

AI眼镜的爆发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从芯片、传感器、显示模组到电池,相关企业正加速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在芯片领域,炬芯科技推出的智能穿戴芯片ATS3085已应用于INMO GO第一代智能眼镜,而星宸科技也发布了适用于AI眼镜的SoC芯片,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终端产品。显示技术方面,隆利科技的VR背光显示模组已成功应用于Meta的VR眼镜,水晶光电的光学零组件则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眼镜的摄像头和传感模块。
此外,蓝思科技与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负责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佰维存储的ePOP系列存储产品也被Google、Meta、Rokid等企业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
市场前景广阔,资本追捧
AI眼镜市场的广阔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2024年以来,雷鸟创新完成超5亿元融资,闪极科技也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达1000万台,同比增长230%。中国市场的AI功能渗透率也将从2024年的不足20%提升至60%以上。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AI眼镜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技术、成本与用户体验等多重挑战。业内人士指出,AI眼镜的普及需要解决重量、续航、显示效果与价格等问题。此外,端侧算力的提升与软硬件协同优化也是推动大规模商用的关键。
中国信通院已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旨在为行业提供标准化评价体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AI眼镜作为端侧AI落地的重要载体,正站在风口之上。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AI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代表,开启人机交互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