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20日上海讯 ( 陈子成 沈重 商和泉)在今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透露,上海正加速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施策,推动创新型、专精特新、独角兽等企业成长为引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工业投资规模首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重大优质项目占比达40%,为经济“进中提质”注入强劲动能。
分层培育:从“专精特新”到“单项冠军”梯队成型

上海围绕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全市已拥有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900家,数量居全国首位。针对高成长性企业,上海建立独角兽、瞪羚企业潜力库,分级分类提供政策支持,覆盖研发、融资、人才等关键需求。
服务下沉:“3公里服务圈”精准触达企业需求
为破解中小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上海创新打造“3公里中小企业服务圈”,整合园区、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数字化转型、融资对接、场景应用等一站式服务。如闵行区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机制,通过自动化漏洞扫描平台实时监测企业网络安全,2024年以来累计推送风险预警3200余次,覆盖全区87%中小企业。
政策加码:减负与赋能双轮驱动
在政策支持上,上海2025年推出“21条减负新政”,覆盖税费、用工、用能、融资等领域。例如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期间社保补贴比例提升至50%,降低工业园区非电网直供电加价幅度,并将中小微企业续贷政策扩展至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同时,上海通过“万企千亿”行动深化金融服务,推动融资服务中心下沉至重点产业园区,单户担保额度提升至3000万元。
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入库加速企业“智变”

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上海启动2025年首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方向)入库工作,聚焦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引导市场化机构提供公益性服务。申报机构需满足运营2年以上、专职服务团队不少于5人等条件,入库后可获专项资金支持及国家级试点推荐资质,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全球链接:投资大会释放“上海机遇”
作为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将于3月25日开幕,以“全球视野·上海机遇”为主题,吸引5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与。大会将发布20项重点应用场景,如嘉定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浦东“模力社区”大模型创新生态等,并启动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推动智能终端、绿色低碳等“新质项目”落地。
上海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服务+政策赋能”的组合拳,正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中小企业生态。随着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全球资源的汇聚,这座国际大都市将持续释放创新活力,为未来产业赛道培育更多“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