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23日北京讯(张力 陈一夫 崔威汉)科技燃动初夏,创新点亮生活。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宣布将于5月10日至6月10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两大科技盛典,通过"百城联动、万人参与"的超大规模科普行动,打造一场现象级科技嘉年华。
三大主题矩阵解码科技密码
本次"双周"活动以"热爱科学 崇尚创新"为核心主题,设置三大主题矩阵:
前沿科技展演:在北上广深等15个重点城市同步举办"未来已来"科技博览会,集中展示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深海探测等30项"卡脖子"技术突破成果;
科普惠民行动:组织10万科技志愿者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开展"AI助老""智慧农业"等主题服务,预计覆盖群众超5000万人次;
科技工作者盛典:设立"科技先锋"人物评选、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诚信倡议等特色活动,特别推出"科研她力量"专题,展现女性科技人才风采。
元宇宙技术赋能云端盛宴
活动首次引入"数字孪生+元宇宙"技术,在"科技云展馆"同步上线3D虚拟展厅。公众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进入"未来实验室",体验火星车模拟驾驶、DNA编程等互动项目。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介绍:"云端展馆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预计吸引全球观众超1亿人次参与。"
部委协同释放政策红利
三部门联合出台"科普赋能计划",明确将科技活动周期间收集的公众需求纳入年度科普重点。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署会上强调:"要建立'需求响应-资源匹配-效果评估'的闭环机制,让科普更接地气。"活动期间,全国科技馆、重点实验室等科普基地将免费开放,并推出"科技夜市""星空露营"等特色项目。
国际协作拓展科普维度
活动首次设立"一带一路"科普合作专区,邀请20余国科技机构线上参展。英国皇家学会、德国马普学会等国际组织将带来"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伦理"等专题论坛。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表示:"通过科技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各地活动排期陆续公布,这场横跨整个初夏的科技狂欢已进入倒计时。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城市广场到虚拟空间,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以"顶天立地"的科普实践,绘就全民创新的时代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