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11日北京讯(李文闻 崔岳莺 张宇晖 雨蝶)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于5月8日至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作为中国首个以科技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本届科博会汇聚全球800余家企业和机构,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六大专题展区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成果,同步举办多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全球性平台。
未来产业成果惊艳亮相,人形机器人领衔“黑科技”

本届科博会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多项全球首发技术引发关注。在智能制造展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机器人首次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其工业级负载能力和毫米级动态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优必选展出的Walker S人形机器人具备高级意图理解能力,可完成空翻等高难度动作;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则以每秒3.2米的奔跑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此外,生物医药领域突破显著。长木谷医疗全球首发的全骨科AI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实现术后当天下地。北京佰仁医疗推出的婴幼儿专用人工生物心脏瓣膜,填补国际空白。
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南极科考站模型首展
展会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展示了南极罗斯海区域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动态模型,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新突破。齐禾生科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技术获《自然》杂志关注,中科量仪的无液氦制冷机则打破国内极低温设备技术空白。
京津冀协同创新成为另一焦点,《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三地联合推出绿色低碳技术典型案例,推动区域创新生态共建。
万亿级产业集群彰显北京优势,专精特新“京品”扬帆出海

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绿色产业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集中亮相。软通动力全栈智能技术覆盖金融、能源等领域;北京芯智睿声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帮助患者重建语音功能,吸引国际采购商关注。
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会搭建企业与海外市场桥梁,推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京品”走向全球。京洽会同期举办,促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超50个项目签约,加速外资与本土创新主体融合。
“会展一体+虚实融合”创新模式,AI赋能全流程服务
展会首创“会展一体”平台,线上磋商系统接入AI大模型,实现智能匹配与365天全时域对接。观众可通过AR眼镜体验元宇宙虚实交互,或佩戴VR设备沉浸式观影。知识产权服务专区首次设立,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赋能生活,反诈AI、脑机接口引热潮
贴近民生的科技应用成为吸睛焦点。昇腾创新的“反诈AI”数智人依托真实案例还原诈骗场景,助力公共安全宣传;杭州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获美国FDA认证,为残障人士提供生活新可能。教育领域,讯飞幻境的AI智能课桌实现全场景交互教学,革新传统课堂模式。
打造全球创新合作新高地

自1998年创办以来,北京科博会累计吸引100多个国家参与,签署协议总额超万亿元。本届展会通过“实体+云端”双轮驱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硬实力,更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核心枢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