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21日厦门讯(靳向有 庄秋风 林建辉 陈金新)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六条硬核举措直击产业痛点,剑指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规模突破2200亿元目标。这份被业界称为“强芯铸魂”计划的政策文件,自6月12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标志着厦门软件名城建设迈入全新阶段。
真金白银激励,头部企业最高可获550万元奖励

政策明确对互联网平台、动漫游戏、智慧城市等优势领域实施“倍增计划”:年度营收超1亿元且正增长的企业,按综合效益增量0.5%给予奖励,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或“中国互联网百强”的,奖励比例提升至0.55%,单家企业年度最高奖励550万元。以美亚柏科为例,这家2023年营收达50亿元的网络安全龙头,若保持18%增速,2025年仅此一项即可获超2700万元政策红利。
工业软件突围战:单款产品最高奖100万元
针对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政策开出“三剂良方”:对年营收超2000万元的工业软件企业,按综合效益增量0.5%给予奖励;工业企业采购本地工业软件超50万元的部分,给予软件企业5万元/款的“首单奖励”;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按场景应用效果最高奖100万元。厦门信息集团透露,其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与宁德时代、京东方等企业展开适配,有望冲击百万级奖励。
开源生态破局:RISC-V项目年补百万
在开源领域,政策首次将RISC-V、开源鸿蒙等自主技术路线纳入扶持范围:对年度开源运营收入超200万元且研发费用超500万元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目前,厦门开源社区已孵化出全球首款基于RISC-V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相关企业正加速申报。
人才引擎升级:研发费用换人才券
针对人才瓶颈,政策创新推出“研发换人才”机制:年营收超1亿元且研发费用超600万元的企业,每300万元研发费用可兑换1个骨干人才名额,每个名额发放2万元人才券。以吉比特网络为例,其2023年研发费用达4.2亿元,按新政可兑换140个名额,覆盖核心研发团队。
平台经济赋能:信创平台年补500万元
政策对信创适配、中试验证、出海服务等公共平台,按投入和运营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厦门火炬高新区已启动“出海服务平台”建设,计划三年内服务100家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目标年服务收入超5000万元。
产业格局重构:思明集美“双极驱动”

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厦门将形成“思明区+集美区”双核心发展格局:思明区聚焦工业软件、数字金融,软件园二期入驻企业超2000家;集美区发力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软件园三期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新增载体面积150万平方米。
企业反响热烈:上市军团扩容在即
政策发布当日,路桥信息、快商通等156家重点企业率先响应。作为北交所“厦门软件第一股”,路桥信息董事长表示:“政策将助力我们加速智慧交通大模型研发,计划三年内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15%。”目前,厦门软件业上市企业已达15家,美图公司、四三九九等7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厦门市工信局负责人指出:“此次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六大关键领域。我们测算,政策全周期将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超50亿元,推动厦门在工业软件、开源生态等领域形成3-5个国家级标杆。”随着政策效应逐步释放,这座软件名城正朝着2200亿产业集群目标加速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