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30日北京讯(张力 陈一夫 崔威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标准体系,2028年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调度能力的算力互联网。这一政策将重构我国算力资源布局,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攻坚筑牢算力基建底座
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聚焦高速互联总线、液冷技术等核心领域展开攻关。中兴通讯等企业已率先布局,其自研定海ASIC芯片支持RDMA标卡,可适配国产化算力需求;推出的Real 400G光传输方案和GSE无阻塞网络架构,助力运营商打造低时延算力专网。在算力设施层面,成都智算中心通过FP16/FP32多精度算力扩容,实现区域算力利用率超95%,孵化出"空天·灵眸"遥感大模型等280余项AI解决方案。
三级平台构建算力调度中枢
政策规划建设国家、区域、行业三级互联互通平台,形成覆盖300个核心节点的算力枢纽体系。贵州枢纽节点"大衍"调度平台已突破算力度量、感知技术,实现通算、智算、超算统一调度,累计完成交易28.85亿元;中国电信息壤平台接入22EFlops异构算力,支撑北京200家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特别在跨域协同方面,鹏城实验室建成国内最大算力网试验场,接入10省份28个算力中心,实现5EFlops算力调度,T级互联带宽达981.53Gb/s。
六大场景激活产业应用生态
《行动计划》部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游戏等六大应用场景。华为云在贵安、内蒙古、芜湖布局三大智算中心,单集群规模超百万台服务器,其昇腾云服务适配100余个大模型,盘古大模型已落地30个行业。在医疗领域,贵州省算力平台助力气象预报空间分辨率从5公里提升至1公里;成都智算中心支撑华西医院构建医疗影像分析平台,将CT影像处理速度提升40倍。
标准引领培育万亿级市场
政策将制定12项核心标准,涵盖通信协议、资源调度等关键环节,预计带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0亿元。目前群兴玩具、弘信电子等12家企业已披露算力服务订单超80亿元,其中弘信电子与B公司签署的3.85亿元硬件采购合同,创行业单笔交易纪录。随着标准化推进,算力应用成本有望下降45%,超算互联网等平台将完成标准化升级。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28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32%。此次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的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提供算力保障,助力我国在全球算力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