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130亿次播放量!河北文旅如何靠“这么近,那么美”征服游客



中经联播讯(常小军 王金友 刘常惠)


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到阿尔卑斯山雪山之巅,印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蓝色旗帜在全球各地亮相,一句简单的文旅口号正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传播风暴。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哪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脱口答出“到河北”。数据显示,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130亿次,“河北拿什么‘承包’全世界的周末”等话题冲上热搜。


这句宣传语如何跃升为现象级文化符号?背后是河北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积淀提升的创新实践。


---


裂变效应,超乎预期的全民参与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并非一夜爆红。其源头可追溯至2022年河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倡导。


三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全省文旅系统精心谋划实施,全社会积极参与,使品牌影响力持续积淀提升。


2025年初,网友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举旗打卡照片,互动数据亮眼。文旅部门迅速反应,组织自媒体达人策划开展“旗帜漂流”活动,通过直播抽奖方式广泛派发应援物料,掀起国内外网友的共创风潮。


裂变效应远超预期。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的河北籍学生吴骁在毕业典礼上高举蓝色旗帜的照片收获13万次点赞。网红博主“鲁生可畏”评价:“河北文旅把每一个河北人都变成了旅游推荐官。”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支撑底气


支撑这场流量风暴的底气,源于河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不断焕新的旅游场景。河北堪称一部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


作为全国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地貌的省份,河北坐拥承德避暑山庄、长城、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


各类新业态项目不断涌现:秦皇岛阿那亚社区每年举办各类演艺文化活动,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南川老街创下3天客流量破3万人次的纪录。


“文旅+”叠加效应释放无限可能。“十大必去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纳夜游、夜演、夜食、夜购等夜间消费场景,“冬奥小城”崇礼成为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点目的地。


精准营销,打造爆款的创新手法


河北文旅的现象级传播,看似偶然,背后却是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


名人效应引爆关注。奥运冠军孙颖莎担任河北文旅代言人,相关短视频48小时内冲上抖音热榜首位;冯巩、赵丽颖、王宝强等80余位河北籍名人为家乡代言,王宝强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次。


内容驱动吸引年轻客群。《等你三千年》《你好,苏东坡》等7部文旅微短剧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目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年轻游客新选择。


河北出台自媒体宣传奖励措施,截至2025年6月,1431部获奖作品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50亿次,催生大量爆款。


活动矩阵制造持续热度。“春天从南到北看花海连绵、夏天在坝上草原骑马驰骋、秋天登临长城看万山红遍、冬天到崇礼体验滑雪激情,河北的四季都有看点!”从业10余年的导游王云深有感触。


多地开花,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河北多地创新文旅业态,丰富游客体验。邯郸市推动文旅与科技、体育赛事、研学等融合,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城魅力。


在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梦回赵王城 MR数字游”项目让沉睡的遗址重焕生机,成为暑期研学旅行的爆款产品。2025年上半年,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客流总量超1500万人次。


张家口蔚县以“文旅+”为笔,绘制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新图景。2025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386.096万人次,同比增长27.44%,其中京津游客达291.12万人次,同比激增90.28%。


山海关景区则通过科技赋能场景,带动游客沉浸式体验。机甲大将军与历史名将隔空对话,机械狗身披舞狮服跳跃舞动,让传统景区焕发新生。


服务保障,优化体验的政策支撑



如果说营销创新打响了品牌,那么政策出新则吸引更多游客“惠”游河北。


河北推出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2024年免费通行113.1万辆次,免收通行费1.71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500多亿元。


由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指导推出的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仅售298元就能游览京津冀203家景区,深受游客欢迎。


面对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河北正全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2025年5月底,河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轻松游河北”行李寄递服务,为来冀游客提供交通枢纽至酒店的行李双向寄递及寄存服务。


7月14日,“畅游河北安心险”正式发布上线,作为国内第一个专门面向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公众责任保险产品,有效保障游客权益。


国际拓展,持续提升全球影响力


在深耕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河北积极拓展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


河北先后组团赴东亚、东南亚、中亚、欧洲重点客源国等地开展文旅宣传,组织开展“河北文旅宣传推广周”、“遇见河北”艺术展等多样化活动。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和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张哲介绍:“我们已在30个国家设立41个推广中心,向当地民众展示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年6月末,河北在北京举办“Hello!河北丨2025河北入境旅游推介会”,推出“海滨休闲·渤海风情之旅”、“纵情草原·坝上驰骋之旅”等8条河北入境旅游精品路线。


同时,2025“中国渤海滨海旅游欢乐季”启动,6月至9月,200余场活动在秦皇岛、唐山、沧州等河北渤海滨海地区缤纷登场。



如今,印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蓝色旗帜已插遍全球。


从坝上草原的欢歌到渤海之滨的碧浪,从3000年古城的成语故事追寻到微短剧里的青春叙事。


这句口号已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一场关于文旅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引领着河北文旅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刘莎莎】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