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怀亮 许修德 郑成明)
红砖厂房内,机械的轰鸣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游客的欢笑与探索的脚步。老工业基地长春正将“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
“出水啦!出水啦!”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孩子们用力转动古老的阀门,一股清水从管道涌出,引发阵阵欢呼。这座由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的生态园区,如今已成为热门研学基地,108件具有历史价值的机械设备经艺术加工,成为园区特色景观。
在长拖1958文创园,暑期举办的以“展、演、秀”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而在“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开放以来已接待研学团队200余个,游客量超3万人次。
工业遗产焕新,从“生产场”到“生活场”

长春,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正通过创新转型焕发新生。秉持 “修旧如旧”原则,长春将一批工业遗产成功改造为城市新地标。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前身是1932年建成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这里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业风貌,老旧厂房被改造成工业文化博物馆,露天的蓄水池经过生态修复,变身景观湖。园内还引入了《人世间》同款菜品,剧中“吉膳堂饭庄”的取景地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长拖1958工业遗迹公园由1958年建成的长春拖拉机厂改造而成。这里曾是中国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拖拉机超过85万台。如今,42万平方米工业厂房融合了餐饮、书店、博物馆、儿童娱乐、综合球馆等业态。
一汽1号门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红黄相间的楼体与刻有“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默默讲述着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2024年7月,长春汽车工业文化旅游暨中国一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此启动,标志着一汽文旅业务正式运营。
沉浸式体验,工业旅游的新玩法
工业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是深度融合的沉浸式体验。长影旧址博物馆创新推出“长影NPC”沉浸式游览体验,让游客与电影人物互动。
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沉浸式原创戏剧《南岭1932》在斑驳墙面和原始钢架结构的老厂房内演出,观众可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园区的22号楼作为央视热播剧《人世间》的取景地,也成为热门打卡点。

一汽文旅工作组组长杨久亮介绍,一汽文旅1号体验示范线路覆盖了从汽车历史、文化展示到现代智能制造等各个环节,展示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这条线路包含14个工业文化点位,自推出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2024年,一汽还发布了首批研学课程,涵盖“小小企业家”、“汽车造型体验”、“发动机拆解实操”等领域,以汽车科技为主题,以体验互动教学为特色,为学子搭建了一个探索科技奥秘的平台。
政策助力,工业旅游迎来新发展机遇
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2025年初,吉林省启动了首批省级工业遗产认定工作,共认定长春拖拉机厂等10个省级工业遗产。
吉林省还推动法制化建设,参与《吉林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制定,并出台《吉林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从立法高度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出规定。

长春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工作,举全市之力推动汽车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多轮次研讨,拓宽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长春市宽城区也在积极打造“老工业基地与现代工业旅游”主题线路,整合原机车厂周边工业遗存项目、鲜啤三十公里、零碳食品等点位,构建 “打卡+体验”旅游线路。
这些政策支持为长春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工业遗产+科普教育”、“工业遗产+休闲旅游”、“工业遗产+产业重塑”等多元化模式,工业遗产正焕发新的活力。
经济效益显著,工业旅游成增长新引擎
工业旅游不仅传承了文化,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25年,一汽文旅正式运营的文旅线路产品有4个,研学课程4门,先后获得“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创新之星”等资质和荣誉,累计接待游客超23万人次。
长拖1958文创园总经理郝明旺介绍,仅暑期以来,该园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就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这样的客流量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促进了周边商业的发展。
南溪里文旅小镇作为伊通河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开放街区、滨水商业、公园商业三大热门商业形态融为一体。该小镇双休日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年接待量达300万人次,有效助推了长春文旅消费增长。
工业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就业。以长影旧址博物馆为例,其需要导游、安保、服务人员等多类人才,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工业旅游的繁荣也促进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展望: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春工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专家表示,大力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撬动的不仅是文旅产业的新增长极,更是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对创新精神的致敬。

未来,长春市将继续探索工业遗产的文化延续和可持续利用路径,通过与文创、展陈、研学、培训、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工业遗存焕发新生。
宽城区计划聚力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加快推动人民大街北段、南广场周边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着力打造一批城市漫步街区和网红打卡地。同时,将突出“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主题,开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长春市还将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引进商业、餐饮、文创等新兴业态,借助传统节庆、民俗节气、重大纪念日等节点,构建 “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运行体系,打造文商旅消费新增长极。
从汽车工业到电影制作,从老拖拉机厂到历史悠久的净水厂,长春的工业遗产正以多种形式焕发新生。随着“文旅+”模式的深入发展,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遗迹,正成为推动长春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周末时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内,老人漫步在古树与红砖建筑之间,孩子们在新改造的游乐设施上玩耍,年轻人在网红打卡点拍照留念。历史与现代,工业与自然,在这片曾经的城市净水厂土地上和谐共生,演绎着老工业基地的崭新篇章。













